第258章 耿如杞、王之臣,喝茶喝饱的徐光启(2)
作者:韧竹万杆斜      更新:2024-11-01 12:34      字数:2027
呢,当官当到他这个程度,求的更多是身后名。

  他才干不及袁崇焕,却是懂得知人善任。

  任辽东经略的时候,把兵事全委托给右都督满桂处理。

  袁崇焕走的这半年,宁锦防线依然固若金汤。

  有部分原因也在于王之臣敢放权,不胡乱干涉武将指挥。

  王之臣就是这样的人,和光同尘,一直是个好好先生的模样。

  有一次兵部左侍郎赵绂,对他提出了这方面的隐忧。

  担心军机处迟早会,把整个兵部架空。

  而王之臣的表现呢,只是微微一笑,打哈哈应付。

  赵绂一看部堂大人都是这副模样,也就不再多言。

  王之臣呢,在应付完赵绂后。

  他的心中突然,升起一种明悟。

  是不是陛下就是看中了,自己这种是是是好好好的脾气。

  才让自己在,辽东经略的位置上下来之后。

  在这个时间段,就任了兵部尚书。

  虽然当时王之臣是廷推上来的,可是廷推上来的有三个人选。

  有他王之臣,有王在晋,还有一个梁廷栋。

  想到这里,王之臣不敢再想,人最怕脑补过头。

  王之臣压下心中念头,老老实实回兵部办差。

  而黄立极最后干的一件事就是。

  全体内阁成员总计十人,在首辅黄立极的率领下,来到乾清宫门前,请求觐见崇祯,恭贺吾皇新年安康。

  崇祯不让祝寿,这不是也算祝寿了不是。

  而且上午崇祯已经委托倪元璐,给阁臣们拜过早年。

  阁臣们现在也是礼尚往来嘛。

  崇祯假意愠怒,嗔怪阁臣们不听话。

  他的行动却是另一个答案。

  崇祯下了御阶,亲手扶起首辅黄立极,赐座赐茶,极尽君臣相得之态。

  两人寒暄几句之后,黄立极提议内阁公务日渐繁忙,陛下将许多政务都下放到内阁。

  他年老体衰,精力不济,唯恐耽误了国家大事。

  现急需一名次辅,帮衬自己。

  正好御史彭祖寿上奏,举荐韩旷入阁。

  这韩旷是昔日内阁首辅,为官通达精炼,善于协理内外。

  先后辅助过,方从哲和叶向高两位首辅,维持住了朝堂稳定。

  实在是次辅的不二人选。

  崇祯听了,龙颜大悦,直言黄爱卿有宰相肚里能撑船,有容人之量。

  于是,流传多日的韩旷入阁消息,尘埃落定。

  看似是东林党的一场大胜,然而谁又知道呢?

  ·······

  翌日,崇祯起了个大早,比往日起的都早。

  平时都是巳时才起的,今天崇祯卯时就起来了。

  因为今天有很正经的事情要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