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荔枝道(2)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4-11-05 05:05      字数:2770
�便是为了临战摧锋破锐,杀贼于立尸之场。”杨弘望大声道。

  邵树德一笑,道:“少年郎有此勇气,我很欣慰。但现在就急着与朱全忠、李克用开战,没把握。”

  杨弘望听了脸色一变,立刻回道:“末将绝无擅专之意,但凭大帅吩咐。”

  “此番东去,听折指挥使将令,首要目的便是捞取人口,集中到陕虢安置,然后分批北送灵夏。定难军的地够了,甚至太多了,不需要占更多的地,然急需人口。总之,招揽流民是第一要务,谁若阻止,便杀了,无需犹豫。李罕之也好,张全义也罢,甚至李克用或朱全忠的人马——皆可杀!”邵树德说道:“谁敢与我抢人,便是不共戴天之仇人。”

  其实,邵树德已经与折嗣裕详细交待过了,气势一定要做足,一定要摆出一副不要命,谁都敢杀的做派,但具体行事时,则要有分寸。尽量避免战争,实在没办法了再打。打的时候也要挑软柿子立威,省得与李克用、朱全忠正面撕破了脸,回头难看,不好收拾。

  骑军们陆续出发之后,邵树德带着铁林军继续南行,三十日,全军渡过渭水,抵达了长安以北区域。

  这个时候,杨复恭坐不住了,朝廷也坐不住了,纷纷派来了使者。

  “还请灵武郡王退兵。”张绾是最先赶来的,甫一至渭南大营,便哭丧着脸说道。

  “杨枢密使可有何说法?”邵树德手指在地图上划来划去,漫不经心地问道。

  “……”张绾愁眉苦脸,不知道该怎么作答。

  “既无话说,便回吧。”邵树德继续盯着地图,研究幕僚们献上的行军路线。

  路线源自萧氏提供的图籍档案,即着名的“天宝荔枝道”也。

  杨贵妃幼长于蜀,“好食荔枝”。受宠之后,盛产荔枝的涪州(今重庆涪陵)便成了贡地。天宝年间气温比这会略高一些,远高于五代及北宋。白居易便曾言“荔枝生巴峡间”,距长安二千里。

  国朝驿传速度为“日行五百里”,考虑到是送荔枝这种生鲜,又是杨贵妃所嗜之物,自然不能以普通速度运输。五百里是不够的,得玩命,一天七百里,三天刚好送达,味道还算新鲜。

  至于从岭南送,那是不可能的,基本就是唐人黑杨贵妃,故意这么说。算算距离就知道了,再玩命也不可能将新鲜荔枝从岭南送到长安。

  这条道路,如果从长安这头算起点的话,那么就是先至子午关,然后翻越秦岭,入子午谷,这段六百余里。出了子午谷之后,很快便能抵达洋州理所西乡县(今县南)。

  从西乡县往南翻越巴山,至通州之宣汉县(今宣汉与万源之间),再往南走,可至开州理所盛山县(今开县),这一段八百余里。

  也就是说,定难军可以不经凤翔镇,直接入子午谷,便可杀入洋州、通州、开州。此三州,要么是武定军的地盘,要么是诸葛仲保所据之叛州,都是要攻取的。

  只是——子午谷啊,邵树德莫名想起了一些三国时的旧事。

  幕僚们也把这条“荔枝道”的优劣都写了出来。优势是路途近,出其不意,也不用经过凤翔镇的地盘,劣势是路险、山险,一旦出点意外,大军有倾覆之忧。

  铁林军九千步骑,是邵大帅的心尖尖,战斗力强,士气高昂,兼且忠心无比。如果面对面拉开架势与人野战,他一点也不担心,怕的就是损失于各种意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