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布局定策(2)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4-11-05 06:10      字数:3103


  阿保机还没收到辽东的消息,邵圣却已经知道了刘郭离开安市城,向辽阳挺进之事。读完军报之后,他立刻把储氏白花花的身体推开,又唤宫官入内,取来地图。

  尚宫解氏领着仆固氏、齐氏二人入内,见圣人没有下床的意思,便脱了鞋,轻手轻脚地爬上去,将地图摊开,供圣人审视。

  丝帛地图非常柔滑,邵树德将其置于储氏身上。

  「建安、安市二城居于山峰之上,易守难攻,险要无比。」邵树德心中喜悦,自言自语道:「惜周边荒芜,人烟稀少,物资需得从远方转运。」

  他的手在两座山城之上转来转去,储氏洁白修长的双腿紧紧绞在一起,轻轻磨蹭着。

  邵树德又回忆起了两座城池的规模。历史上李世民在安市城下激战良久,全歼高句丽四万援军,但没能打下这座城池。观史书记载,安市城其实不算太大,介于县城与州城之间,可囤积一定量的物资,但不太可能储备供数万大军征战半年以上的粮草。

  淮海道州军指挥使王郊率部渡海之后,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各种物资从后方转运至建安安市二城储放。根据上次收到的消息,安市城已经积聚了超过两万斛栗麦,当地留守军士去城外割草、晾晒,马料也囤积了八万余束。

  但这还不够。

  如果可能的话,还得在安市城附近寻个地方,修个仓城。哪怕只是临时应急的简易仓城,也总比没有好。

  安市城,最好能储备十万斛以上的粮食,越多越好。

  邵树德的目光又往南移,手指划到了平原地带。

  积利县原本是安东府最靠北的城市,也是府治。算上今年新迁移过去的人口,大概有2400户上下,万余口。去年开垦了数百顷田地,收了六七万斛栗麦,今年进一一步深耕,情况应该会有所改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积利县向北去建安二百里,需要走七天左右。建安到安市,却只有百余里,三四天即可到。出安市之后,再走百余里,可至辽阳。

  「该重点发展积利、建安二县了。」邵树德心中有了决断。

  当然,这需要提前砸下大笔投资,主要是粮食、农具、牲畜之类。资源是有限的,这里发展了,意味着那边就要少,但似乎是值得的。

  目前登州、青州两地正在满负荷转运人员、物资。

  或许该调整一下优先级了。

  粮食、农具,越多越好,这是最重要的物资,优先级应被提到第一位。

  粮食之外,就是人了。

  今年已经迁移了5700余户横山、魏博百姓,前者约2600户,后者3100余户。

  他不确定今年冬季会不会出现浮冰,影响航运。但万事得做好最坏打算,移民的节奏可稍稍放慢,腾出船舱,囤积生产、生活物资更为紧要。

  只要积利、建安能产出大量粮食,物资转运的距离就能缩短一大截。

  「陆路运输之外,还有水运。」邵树德的手又移到了大辽水入海口一带。

  安东府已经派人在那边调查水文状况了,至今尚未有回音。

  邵树德也知道,这是一个长期工程,急不得。安东府方面现在根本不确定大辽水入海口一带能不能行船,但邵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