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旧人、新人(3)
作者:孤独麦客      更新:2024-11-05 06:34      字数:3662
部与天威军一起,八月出发北上,前往辽东道接替禁军回返。

  淮南的军队,伱说他是南兵吧,确实。但又不全是,北兵的气质也很浓,装备、战法、训练等等,与北兵更像一些——或许与淮南的环境、民风都有关系。

  圣人是肯定不会养闲人的。那么多降兵,定然会用到各个战场上去。

  第一步先让你远戍,这是相对容易接受的。而一旦接受了这个,下一步就是打仗了。如果连远征打仗也能接受,那么接下来就是长期远征,看你能不能接受。

  底线都是一步步拉低的,圣人谓之“切香肠”。

  “军粮、器械都检查了吗?”李存勖不再看那帮野人对朱瑾顶礼膜拜的样子,问道。

  “准备好了,还差一批箭矢,要到丰州去领。”亲将答道。

  “那就好。”李存勖点了点头,心中火焰涌起,颇有大干一番的冲动。

  他们刚刚接到命令,三日后北上阴山,汇合鸊鹈泉、可敦城的蕃兵及部分丰、胜二州府兵,总计四万人上下,一人双马,北上袭扰鞑靼诸部。

  听闻这是一项长期的军事行动。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还是第三次北上了,整体战略是依托关北道、关内道这两大后勤基地,对鞑靼人展开接连不断的打击。

  找到牧场就打!

  找不到牧场的话,他妈的给我继续找,找到了再打!

  通过这种消耗战,让鞑靼人吃不消,然后南下投降,断回鹘人一臂。

  这种战法其实非常符合李存勖的胃口。

  他就喜欢带着轻捷彪悍的部队,不要后勤,以战养战,杀得贼人屁滚尿流。

  “开饭了!”朔方县民夫抬着煮好的肉汤、蒸好的胡饼走了过来。

  人很多,准备的饭食也很多。

  队伍后面还有马车拉着李、枣、杏等果子。这是西北特产,夏州这一片尤其盛产各类水果,吃过的都说好。

  “朝廷对武夫们,可真是没得说。”李存勖哈哈一笑,道:“吃!吃完了好好操练!”

  岳父对我的期待那么大,可不能马虎了。朱瑾这婢养的,给我看好了!

  ******

  邵树德在三十年前的婚礼“青庐”内批阅着中书送来的奏折。

  江南局势已定,降兵正在整训操演,官员正在甄别任用,关西、河南也选派了一部分将吏南下接收,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江宁府宫城也进入了选址设计阶段。魏王邵勉仁头上多了个“修宫阙制置使”的头衔。不过这是长期规划,并不会急于一时。

  以上都是好消息。

  坏消息当然也有。据剑南、黔中奏报,大长和国的使者越来越频繁地活跃于各个部落之间。

  有部落头人心向朝廷告密,地方官员派人去捕拿,却总是扑了个空。由此可见,墙头草何其之多也。

  剑南、黔中缘边诸州纷纷告警,认为大长和国可能会发动攻势,或许就在冬天。

  邵树德思量再三,决定将六子邵明义再度派往成都,坐镇指挥。

  辽东那边的消息喜忧参半。

  喜的是最偏远、最野蛮的纪州各地的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