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孺子可教(2)
作者:墨老黑      更新:2024-11-08 12:56      字数:2477
那具体的原理就很好解释了。

  “没错,这块原石的原生矿确实种嫩,在地质作用下,所形成的裂也确实有点多,可既然黄斐是次生色,种嫩,裂多,却反倒成为了便于铁离子渗入的关键原因。

  “而原石上的那条铁锈线的存在,也恰恰证明了,这块原石此生环境周边的铁离子不是一般的丰富。

  “种嫩,裂多,铁离子丰富,原石形状圆滑,这些条件综合到一起,就可以判断,这块原石的次生环境具备极好的交代作用条件,有机会形成品质较好的红黄翡。

  “至于种嫩的问题,在交代作用极为充分的情况下,原石颗粒之间的空隙有了铁离子等矿物质的充分填补,自然就会后天弥补。”

  坏脾气老头的具体解释来了。

  听得魏阳只有佩服的份。

  在此以前,他并不是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疑难问题,可他每次问平哥,得到的答复都是模棱两可,根本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既系统又专业。

  也难怪他说自己是相玉师!

  这水平,确实比他所见过的所有赌石高手,都要强上不少。

  至此,魏阳已彻底不对老头的鉴石水平有任何质疑。

  当然,他还有疑惑之处要问。

  他直接问道:“那为啥它在外表上会有种嫩的表现呢?”

  这才是最为关键的问题。

  他跟胖子之所以判断失误,原因就在于他们被这块原石的外在表现所迷惑,也只有把这一问题彻底弄懂了,下次再碰到同样的问题,他才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种嫩的表现,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原石的形状,二是皮壳表现对吧?”

  坏脾气老头却反问道。

  是的。

  魏阳表示认可。

  翡翠的成矿,有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通常来说,翡翠的原生矿形成必须具备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高压低温,因此,翡翠的原生矿一般只会形成于几大地质板块相互挤压的交接处。

  比如说缅甸,就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类似的,还有俄罗斯、日本、美国、危地马拉等,这些国家位于地质板块的交界处,都存在少量翡翠原生矿脉。

  只不过这些地方所产的翡翠矿脉,因板块碰撞的激烈程度不如缅甸,因此品质上也不如缅甸的。

  要知道,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挤压,可是形成了有名的青藏高原和珠穆朗玛峰,而缅甸就位于这一地质带的尾部。

  当然,最终出现在市面上的翡翠,原生矿是极为罕见的,大部分都是此生矿。

  而次生矿的形成,大部分又经历过一次流水搬运过程,最后在河床中沉淀下来,再之后,地壳在板块挤压之下继续变化,河流改道,原有的河床被抬高,最终其中的翡翠被挖掘出来。

  这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也正因为次生矿翡翠大多经历过一次流水搬运过程,因此业内判断翡翠是否种老,有一个基本的常识,那就是原石的形状是否棱角分明。

  至于道理,就是只有种老、质地坚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