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4章 【“移动炮台”巡洋舰,“多面手”驱逐舰】(2)
作者:小兵哥      更新:2024-11-09 19:55      字数:3082
��大的后坐力。

  否则一炮打下来,炮弹还没出去,战舰就被炮弹发射的后坐力,把自己给硬生生的崩碎了。

  可即便是能量型的武器,同样需要很大的空间去安置炮台。

  不管是亚特族的电磁动能炮和激光武器,还是大虾族各种脉冲武器,和杀伤力最强的等离子态武器。

  这些武器在发射炮弹的时候,都需要一个足够大的能量储存空间。

  以电磁动能炮来做例子,400米的超大口径,那就代表着需要2000米以上的炮管,用来承担炮弹电磁加速的轨道,以及一个炮弹动能积蓄的炮膛。

  为了能够在舰体上,顺利安装这门超大口径主炮,1亿立方米的舰体总空间,已经是非常的捉襟见肘。

  什么副炮、重炮,通通就不用想着去安装了。

  最多顶天也就装载一些,中小口径的多联速射炮,用来防御在现场像蚊子一样,不致命但是会吸血的小型飞船和无人机。

  自身装甲层和防护盾本就薄,最多也就达到10米,防御型舰炮的火力还如此小,两者加起来也就奠定了巡洋舰,就是一个“脆皮输出”。

  打别人疼,别人打它更疼!

  不过,巡洋舰存在的意义,就是作为移动的大炮台,只要能够担任这个“机械化炮兵阵地”的重任,其他也就不在乎了。

  有得必有失,这是万物的规则。

  而且前面有战列舰和巡洋舰保护,身边还有驱逐舰辅助战斗,自身还有一手“打不赢我跑得快”的绝招。

  即便自身防御很脆皮,可是在战场中的生存能力并不会太差。

  舰船序列编制六——驱逐舰!

  驱逐舰的存在就在于“驱”和“逐”,也是整个舰队序列中的速度之最,第一属性要求就是速度和机动性。

  为了达到速度的优势,驱逐舰的体型通常都在中型和小型舰艇之间,也就是1000米到3000之间。

  小型舰艇中的大块头,中型舰艇里面的小个子!

  根据“驱逐”这个简单易明的词语,驱逐舰的体型会变化很大,也就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战方式。

  第一种就是“驱赶防御”,也就是守在己方需要保护的战舰旁边,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和敌方的战舰进行战斗。

  防御性驱逐舰体型属于中型舰艇,也就是2000米到3000米。

  这样就能拥有最强的机动能力,可以在最快的速度之内,感到需要保护的区域,对来袭敌人进行攻击。

  最优秀的反隐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敌方的隐身轰炸战舰、高速突击型战舰等,对我方舰队后方进行打击。

  还能有足够的舰体空间,搭载火力足够的100米重炮。

  为了增加机动性的防御型驱逐舰,防御性驱逐舰虽然只能搭载100米口径重炮,可它面对的敌人,通常都是隐轰战舰和高速突击战舰。

  这两种类型的攻击战舰,都是属于速度型的战斗方式,装甲防御也就不会很厚。

  因此,即便是一百毫米口径的重炮,同样可以做到破开敌舰的装甲防御,对其形成有效的致命杀伤。

  第二类在于逐这个攻击性字眼,属于打击敌方后排,用于进行偷袭战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