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城堡(23)(2)
作者:月影梧桐      更新:2024-11-14 04:31      字数:3137
�傻了?”

  “他们不傻,甚至比我们想象得精明得多。”朱可夫指了指地图上沃罗涅日与巴拉绍夫之间的距离,说道,“德军在这一片囤积了2个装甲集团军,35万以上兵力和5000辆以上的各色坦克、装甲车辆,包括粮食、油料、弹药等补给在内,您认为他们一天需要多少物资?”

  “3000吨总够了……”

  朱可夫笑了:“这是按我们的标准,按德国人标准您得乘以3-4倍。”

  “1万多吨?”库茨涅佐夫傻了眼。

  “沃罗涅日应该有德军后勤基地,这段距离大约是200多公里,无论他们用卡车或者火车运输物资,来回一趟再加上装卸时间,一天大约只能补给一次,如果距离再远,比如300公里,一天就来不及补给一次——这会影响他们的进攻节奏与连续性,前后就会脱节。”

  “我明白您的想法了,您认为如果他们推进太远,补给会跟不上?”华西列夫斯基盯着地图若有所思,“我们是否可以利用这个缺陷,采取诱敌深入的措施?”

  朱可夫先是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理论上是对的,但目前却很危险,因为我们不能保证德军按我们的想法展开追击,万一进攻我们的虚弱之处怎么办?再说,要诱敌也要有合适地方,现在能往哪里诱?”

  这确实是个难题,目前符合诱敌深入策略的只有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可两者都很难实施该策略——诱得少了,德国人不上当,诱的多了,万一真丢了这两个城市算谁的?

  “你们到底准备如何解决中间这个突出部?”三人正在议论时,冷不防斯大林已进来了。

  最近这半个月,他对各条战线的表现都不满意,对主导中枢的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也不满意,可看来看去也实在没人好用,而且他也清楚,这段时间打得如此糟糕确实是实力不如人的缘故,但朱可夫那句“停战谈判”还是让他深感震惊,表面上斯大林不动声色,实际上已派贝利亚去基层了解情况。

  如果只是朱可夫一人或少数人的想法,他还可以置之不理,倘若是绝大多数人的意见,他认为整个战争指导思想都要发生变化。

  “莫斯科方面军会取代布良斯克方面军掩护中央战场北段,如果要短期解决问题,就需要在南段重新部署一个方面军,可以考虑将沃尔霍夫方面军抽出来,然后再从远东调入30万兵力。”

  “短期解决?”斯大林不悦问问道,“长期解决呢?”

  “长期解决暂时没有办法。”朱可夫指了指地图,“这次进攻战役德军的发起基地是沃罗涅日一线,下一次进攻发起的基地会转移到坦波夫、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一线,然后再往前推200-250公里。”

  朱可夫一边说,一边向斯大林解释了德军“200公里攻势”的战略意图。

  “这是您的判断?”斯大林颇有些不放心,“希特勒放着这么大优势不继续进攻?”

  “我个人认为不会了,德国人已经学聪明了,他们今后将更多采用短促突击的办法来克服大纵深的缺陷,希特勒准备和我们打一场持久战。”

  斯大林皱起眉头:这判断和他原来坚持的看法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他总认为德国是准备用闪电战迅速灭亡苏联,德国没有能力也没有人力可以支撑持久战。

  当然,他现在不得不承认朱可夫说的有理:德国在拿下中东、北非,顺利解决后顾之忧后,其资源和工业能力是不断往上走的,德国的人力也比想象中要富裕得多,他们有一票仆从军可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