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8章 天下之主(2)
作者:衣冠正伦      更新:2024-12-03 16:13      字数:3030
�无常,但也并不能说他就全无可取之处。南梁已经灭亡了这么久,他仍然能够保持麾下部伍的凝聚力且发挥出不弱的战斗力,此人军事才能确实不俗,更不要说在原本的历史上,他甚至还曾一度打出几乎将陈霸先的开国功勋团体一网打尽的辉煌战绩。

  李泰也尝试代入王琳的角度去做设想,大约也能理解王琳心理。其人大概是想趁着自己眼下急于统一南北的心理再来投诚,积极的担任一个带路党的角色,从而给自己和部下们争取一个前程。

  李泰固然认可王琳的能力,但也清楚要驾驭这样的人须得时时刻刻防范其人进行反噬,而如今大唐其实并不缺少军事人才,这也是他一开始并不考虑接纳王琳的原因之一。他有防范王琳的精力,还不如再对自家人才库更用心一些呢。

  不过现在王琳又具有了些许千金市马骨的价值,接纳其人未尝不可,只不过李泰并不打算继续将之留于江东。江东未来的整合必然还要经历一个过程,当中难免会有波折,将王琳这个贪乱之人留于熟悉的环境中,就等于是在鼓励他作乱。

  在思考应该将王琳并其部属安置何处的时候,李泰的视线又扫见桌案上的另一份奏章,于是便又拿出这一份奏章来重新阅读一遍。

  这一份奏章是幽州总管李和遣人送入朝中,讲述的是辽西营州的北齐残寇的事情,斛律光等北齐余寇招引库莫奚等东胡部族越燕山来寇幽州。

  之前杨忠归朝之前,曾率领幽州方面的军众东向营州进击过一次,当时斛律光等未敢恋战,而是引部撤离营州,向东北方面的库莫奚等胡族领地而去。

  由于当时朝廷战略已经有所调整,暂时未有大举进击辽西的计划,于是杨忠在扫荡一番之后便引部返回。之后李和出任幽州总管,在临海的碣石山一线构建起了防线,以防止北齐余寇沿辽西走廊进扰河北。

  但辽西出入河北,除了沿渤海的辽西走廊之外,还有北面燕山山脉间的一系列山道隘口。早年还在北齐统治河北的时候,库莫奚、突厥等部族便常常循此通道来扰幽州,北齐军队也曾由此出击过诸胡部。

  如今大唐成为河北新的统治者,攻守之势相异,情况就变成了斛律光等北齐余寇频频沿燕山隘口出入来扰幽州。

  斛律光的弟弟斛律羡在北齐灭亡前还担任幽州刺史,其所部人马便多有幽州师旅,这些人对于幽州的地理和人事也都比较了解,故而凡作抄掠、每每都能有所收获。

  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壮大,斛律光也在积极联络之前瞧不上的东胡部族,将他们拉入到自己图谋复国的队伍中来,随着大军撤离幽州,很快就发展为东北方面一大祸患。

  李和、高琳等人镇守将领们虽然也在积极的进行应对,但大唐毕竟掌控幽州的时间还比较短,尤其在本身并没有充足的军事力量可以调动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对幽州大体的控制权,并且不让这些北齐余寇更向内里流窜作乱便已经很难得了,也实在没有多余的力量完全杜绝此一类的扰患。

  就在李和就任幽州总管几个月来,幽州方面因为被寇扰洗劫而损失的户数便达到了三千多户,李和上表诉苦的同时也在请罪。贼势太过猖獗,他也有些无计可施。

  对于李和的请罪,李泰倒也并不想过分追究,就算是换了其他的人前往,若不配给大量的人马镇守,或许还不如李和做得好。

  至于说继续往东北进行增兵,眼下则并不符合朝廷整体的战略。原北齐故地这些区域,眼下仍是以统合休养为主,一旦大军长久坐镇东北,所需要的给养无论是就近筹措还是长途运输,都会使得河北方面压力骤增,持续得不到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