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朕说的,自然一言九鼎(2)
作者:天香瞳      更新:2024-11-18 09:07      字数:2069
sp;“真的?”

  王都诚都震惊了。

  工匠是最不受人重视的,做着最苦累的营生,却只有微薄的收入。

  而且一眼能看到头。

  做了工匠一辈子就是工匠,没有改变的可能。

  而现在陛下提出的,能让工匠们也享受荣誉,改变命运。

  这可是从未有过的。

  “朕说的,自然一言九鼎。”

  关宁开口道:“你可立即通传下去,朕也会着内阁拟旨正式公告。”

  “谢陛下。”

  “谢陛下。”

  “您就是我们工匠的大恩人。”

  王都诚等随行工部官员皆是跪了下来。

  多少年了。

  他们工匠终于要翻身了。

  这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感恩!

  “但朕可是有言在先,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你们要做出功绩。”

  关宁开口道:“关键在于创造,切记不可墨守成规,在思想上要有所转变。”

  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任何事物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关键就在于发明创造。

  工部不应该是只知按部就班的建造,应该在原基础上改进创造,引领社会发展。

  “明白。”

  王都诚开口道:“就像您改良马具一样,做出对国家有用的东西。”

  “就是这个意思。”

  边走边看,关宁不时提点。

  这时王都诚问道:“陛下今日来工部是有什么要事?”

  无事不登三宝殿。

  陛下突然来工部,肯定是有事情。

  “差点忘了正事。”

  关宁开口道:“找间屋子,找几个水平高超的匠人,朕有几件要物,要你们打造。”

  “是。”

  王都诚赶紧去找人安排。

  陛下给了工部这么多好处,现在该到露脸的时候了。

  不多时,他便找来了五六人。

  “这就是朕要你们打造的东西。”

  关宁将图纸展开平铺在桌上。

  这是一个火炮的图纸,绘画的很详细,各项数据规格都有具体的标注,可以很直观的看到。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最早应用的国家,到宋元时期开始大规模应用到军事,到明朝时发展至顶峰。

  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生产力的不足,这是硬性条件,使得火器的应用当然不能达到现代的水平。

  但达到明清时期还是可以的。

  关宁所画出图纸上的火炮,就是当时最先进的红夷大炮。

  这种火炮与传统的铁炮或者铜炮相比,不仅管壁较薄,重量较轻,花费较少,而且比较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