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朕根本就不吃这一套(2)
作者:天香瞳      更新:2024-11-18 09:11      字数:2048
;因为他在了解情况。

  哪些人是领头的,哪些人是背后的组织者……

  现在他知道,机会来了。

  这场集会,就是最好的机会……

  “南方仕子历来都在朝政中占有很大比重,之前罢官不成,他们必然会提及罢考,此事不太好处理。”

  张重很隐晦的表达。

  现在他是淮州州牧,而在以前很多同僚的眼里,就是叛徒!

  因为他没有抵制新政,为了高位而背叛阵营。

  在他被任为州牧的消息传出后,他的府上大门就被人泼了血。

  家人也因此受到侵扰。

  这就是其中厉害,斗争之惨烈。

  可他已经别无选择。

  他只能把这些人打倒,他的位置才能更稳固。

  因而他很是上心,生怕陛下不知其中厉害,而有意提及。

  相比于罢官,罢考的影响更大。

  在大康历史上,曾有一次沧江大发洪水,造成灾情严重,当地官员征调民夫挖渠疏通治理,然灾情紧急,投入民夫根本不够。

  这名官员便强行征调了读书人。

  功名在身的读书人不服徭役。

  但这位官员顾不了这么多,还是强征了。

  最终河道得到治理,灾情得到延缓,可这时这些读书人们却要求朝廷处置这位官员。

  他救灾有功,何错之有。

  当时的皇帝对其也是力保。

  就是那一次引发了整个一州的考生弃考。

  他们认为,读书人就不该服徭役,而你强征我,就是犯了大错。

  一州学子弃考,影响太大,有逐渐蔓延其他州的趋势。

  当朝皇帝不得不妥协,将这位治水能臣斩杀,此事才得到平息……

  张重讲着这个故事,声音低沉道:“当时学子弃考的这个州,就是淮州!”

  南方仕子在朝政中占有很大比重,他说这话并不虚假。

  北方因有蛮族之患,一直都不如南方安稳,所以仕子不如南方多。

  而在南方六州中,又以淮州最甚,他要表达的就是这其中的严重性……

  新朝建立,国君显示恩典最好的方式就是开科取士。

  现在还未开,不代表以后不开。

  新朝建立第一场恩科就出现大面积弃考之事,这是什么影响?

  而且北方因战乱生产未恢复,民生都未解决,自然无法安心读书,因而仕子也会很少。

  能够用的还是南方仕子。

  这般罢考,会导致朝廷无人才可用……

  这才是历代皇帝最顾及的。

  “越是这样,朕越要整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宁神情冷峻。

  听听这叫干的人事?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