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1章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2)
作者:天香瞳      更新:2024-11-18 09:22      字数:2046
��龄开口道:“陛下该开恩科取士了。”

  新皇即位,都会做两件事。

  一是大赦天下,一是开科取士。

  前者是拉拢百姓,后者是拉拢读书人。

  现在读书人对陛下抵制的厉害,朝堂乃至民间都盛传陛下重武轻文。

  这对朝政并无半点好处。

  其实他们都知道,陛下并不是重武轻文。

  否则他们这些人又怎么会站在这里?

  当前实际上是文武分治。

  只是这开科取士,却一直拖到现在,必须要开始了。

  “是啊,陛下该开恩科了。”

  “开科取士,流程繁琐,哪怕现在进行,至少也需要两年时间,不说其他,就是朝廷地方上的缺位也该补充了。”

  众人谏言。

  这才是他们齐来的主要目的。

  “陛下,臣已经老了。”

  卢照龄开口道:“等着恩科结束,臣也该告老了。”

  众人皆是微微一怔。

  都说薛怀仁是两朝老臣,这位又何尝不是。

  卢照龄的年纪比薛怀仁还要大一岁。

  他在隆景帝时期就是吏部尚书,一直延续到现在。

  新朝初建,朝局不稳,重位短缺。

  正是卢照龄帮着度过最难的一段时间,推动进行了吏治改革。

  其功劳难以磨灭。

  他早就到了告老年纪,一直支撑着,就是想等着新朝第一次开科取士结束。

  因为这件事怎么也绕不开他这个吏部尚书。

  “嗯,该开始了。”

  关宁明白几人的心意。

  为了不让几位老臣误会,他还特意解释道:“朕之所以一直拖到现在,并非不愿,而是时机不到。”

  “新朝初建,各地还是一片乱势,像北方地区,受战争破坏严重,若是取士,怕是都没有人能参加,那算什么取士?”

  几人点头。

  这确实是实际情况。

  科举有复杂的流程,有乡试,府试,州试,京试四级。

  当时很多地方连主官都没有,怎么举行恩科?

  谁来组织?

  而且那时,南方还未入朝廷统治范围,确实不具备条件。

  “不同的时期要做不同的事情,什么当紧什么不当紧。”

  关宁开口道:“这期间最重要的是恢复稳定,恢复民生。”

  他还有个理由没说。

  那时国号还是大康,考生们心理上还把自己当作是旧朝考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会说是,大康元武年间。

  这就不太合适。

  现在改了国号,一切从新,就没有问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