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5章 最关键的人(2)
作者:
天香瞳 更新:2024-11-18 10:22 字数:2063
��城起了些乱势,各种新政变革交织,自然会引起些变化,不过上京城是在天子脚下,又能生出什么?
很快,陛下撤换淮州州牧方届并召其回京一事传开,这并非隐秘,吏部直接发出了文书,已快马加鞭送去。
一时间,朝臣的关注点又有改变,联想到陛下亲任督察陆正渊又前往淮州……这些都似乎预示着会有事发生!
至少江淮一带会有一场官场动荡发生!
仅是考成法一项就不知会生出什么乱子。
江淮出仕子,自来有之。
因为这是富裕之地,像西北那样贫瘠之地,百姓连糊口都成问题,又何谈读书。
一直以来,江淮同榜同乡同党之风盛行,新朝初建,此风浓烈,已严重威胁到朝廷。
关宁亲赴用严厉手段大杀特杀,才将之打散,最有名的是大儒祝贺同被诛十族。
至今谈及,还有人对关宁痛骂不止。
说什么关宁断了读书人种子,当时又是罢考,又是罢官。
你很硬。
我比你更硬。
你敢罢考,我就不用你。
你读书是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做官,你做不了官读书又有何用?
当关宁宣出罢考者用不录用,直系三代都不得参考的严令后,立即就没有罢考的了……
当然,也因为关宁早前在南方所做之事,让他跟南方官僚仕子结下了梁子。
在这些人看来,陛下能容得了天下,却容不下读书人。
究其原因,还是利益使然。
官绅一体纳粮,让这些人深恶痛绝。
而今,考成法又来了!
是比官绅一体纳粮都要酷烈的制法,是毁坏同榜,同乡,同党的利器!
也必然,会有一场新的斗争!
已到元武十六年,即使是重改科举,在这十多年时间里,本已消散的结党之风,又开始形成。
陛下此法颁布正当时。
可抵制之风也同样严重,吏部尚书彭方已是焦头烂额,有地方官员已开始罢官辞仕,民间又起乱言,接下此等重任的后果开始出现……
针对他的弹劾多了起来。
当真正面对弹劾时,关宁也无法百般遮护,打铁还需自身硬。
所以说,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想要做一个重臣也很难,你不一定要无懈可击,但至少不能被打倒……
能走到最后的都是这样的人,像户部尚书薛庆,其父故去,其本人也一直充当陛下先锋,记恨的人无数,政敌无数,弹劾也不知多少。
可他并未被打倒!
这才是最厉害的。
当然,他国丈的身份也是一层光环。
而今,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另一位国丈的身上,不知这位新国丈有没有老国丈的才能,陛下已经给了他权力并委以重任,他能否完成?
去淮州清查粮查,这可是异常凶险之事……他可是最关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