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沮授提议(2)
作者:一本江山      更新:2019-11-09 18:12      字数:9576
极大。

  北海国是地广人稀的大郡。

  土地面积是青州最大的,然而人口却是最少的。

  黄巾乱起之前不足二十万。

  接着管亥等人起兵的时候,又被许定收走了数万。

  虽然许褚当太守,北海托管在东莱治下的时候因为稳定人口又恢复了过来。

  但是接着东莱军撤走,许褚下岗,北海就受到了重大的波及。

  等孔融上任的时候,整个郡只有十万左右的人了。

  在加上这些年又连番战乱,人口又下降了。

  这也是为什么孔融拥有青州最大的郡,但是实力却是最弱的一个。

  随便一支兵马打过来,他都要向外求援。

  实在是人口少,兵力自然就弱,维持着城池不破,以经是尽了全力了。

  这也是孔融为什么要把这个包袱甩给许定的一个原因之一。

  实在是北海没得救呀,根本就振兴不起来,留着也是鸡肋,到不如痛快的甩掉包袱。

  这就是一个学者跟政治家的区别了。

  许定让徐晃等军进城接管防务,一面派人开仓放粮,安抚城外的十万新降黄巾。

  一面又对亲卫道:“传我的命令,调第五校尉军进驻北海,接管昌安、高密等城跟潍水、胶水等通向徐州的关咔路哨。

  调第六校尉军进驻北海,接管剧县、朱虚、营陵、平寿四城防务。

  在令沮授等人来过,从即日起沮授为北海郡太守、国渊为郡丞。”

  很快第六校尉军先至,同来的还有沮授。

  对于接任北海太守之职,沮授是欣然接收,这个工作太有挑战性了。

  在来之前他就拿到了北海国的资料。

  一路上眉目都没有舒展开过。

  进了剧县,沮授直接就对许定道:“主公,我觉得有必要将郡府迁移至淳于城!”

  许定道:“为何?”

  沮授上来就要迁移府城。

  这一点许定很好奇。

  沮授道:“原因有三,第一:剧县离临淄太近了,如果是以前,郡府离州府近一些,好互相照应支援,但是这位刺史大人与我们并无半分好感,甚至是敌视状态。

  将府城迁移远一些,有利于缓解双方的紧张情绪,释放善意,避免过早的发生摩擦与战事!”

  许定微微点头。

  有消息指出焦和这家伙暗中跟袁绍勾搭上了,对东莱方面是敌视态度。

  现在东莱跟半岛主要还是以恢复为主。

  半岛的百十万人口需要花费的钱粮是巨大的,至少在今年之内是无法反哺回来的的,所以最好是不要发生战事过多的消耗资源。

  接着沮授又道:“第二:将府城迁移到淳于有利于拉长纵深,不至于让剧县孤悬于外,以免战事一起,得不到后方的支援,即使焦和之兵不一定打得下我们的城池,但是也要先考虑到。”

  摊开地图来看,就会发现北海国的地形也是很操蛋的。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