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林远征。
“额,这个吗……”林远征一时拿不定主意。
“那就这么说好了啊,副社长!”
“可是我还有很多别的事情要做——”林远征觉得这个副社长来得太容易,心下隐隐感到不安。
“你那些事情每天都在做,可是做来做去最后有意义吗?林远征同学,我们都是学哲学的,哲学,就是研究人生的学问,研究历史的学问。你就跟着我去研究历史人生吧。”张雨琛嘴角带着笑意,霸气十足地看着他。
就这样,在张雨琛那套逻辑不太通但是气势却咄咄逼人的“理论说服”下,林远征稀里糊涂加入了“古诗文研究社”。
林远征的隐隐不安事后被证明是正确的。
整个社团就只有他们两个人。
也许是为了要故意证明给周围的人看,张雨琛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为研究社刷存在感,几乎能够在大家面前露脸的机会她统统都不放过。
——比如,学校如果组织文艺汇演啦,研究社就会积极主动地贡献个古诗词朗诵节目,朗诵的基本都是长诗,如《长恨歌》、《琵琶行》什么的。
当然,朗诵者毫不例外都是林远征——你总不可能让社长大人亲自出马吧!
——又比如,学校如果实在没什么活动,那张雨琛就会向系里申请搞个辩论大会什么的,辩论的主题一般都是“白马非马”“坚白石二”之类的。
遇到这种场合,林远征往往就不仅是头大,而是头痛了。即使他之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一上台就说话紧张的他基本被对方口齿伶俐的完爆。
那么,请问这种时候张雨琛在哪里?
社长大人正坐在台下面当裁判呐!
——再比如,为了证明“古诗文研究社”的存在是正确的,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的,张雨琛就会让林远征把周易、诸子都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上一遍。
看那些书干吗?
当然是写论文啊。
只要把这些研究成果整理成论文,然后发表到知名杂志上,这不就是对周围质疑的目光最好的证明吗?
只可惜林远征尽管十分努力,他也只做到了前半部分——读遍诸子并记下笔记,整理成论文,至于后面部分——把论文在知名杂志上发表,抱歉,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为什么总是我去?”林远征不止一次的表示不满。
“因为在我眼里你是最有学问,最有才华的男生嘛!”张雨琛每次都是笑眯眯地这样回答。
就这样,在这种问答不断重复进行中,两人从大一走到了大三。一到大三,按照学校不成文的传统习惯,所有的社团都必须交接给下一届的学生管理。
由于后继无人,“古诗文研究社”宣告解散。
林远征这才终于解脱出来,大大松了一口气。
不过,松完那一口气之后,林远征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
在过去的两年里,他早已经习惯了张雨琛在他生活里的存在,习惯了她不断“骚扰”他的生活,习惯了她的霸道和蛮不讲理,习惯了她的阳光和那股莫名的自信。
原来在不知不觉中,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