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第172章 决心(2)
作者:天心媚骨      更新:2020-10-21 12:36      字数:2076
��多余的感情,且她一直都不赞同信阳陈家那种重传承,轻生命,重钱财,轻道义的行为,真正的药方是用来济世救人的,而不是用来换取名利地位。

  一番把脉之后,陆寒筱并没有多说,她在心里一边一边地将那感觉记得牢固。她知道,一场病,若要治愈最后又要把身体调养的好,并不是一个药方能够做到的。治疗胃癌的方子只是把这病根拔了,但要想将身体里的五行调理得平衡,肯定还要用别的法子。

  陆寒筱却不是很懂,毕竟,她并没有很系统地去学过什么。是以,她才会对林孝之说,她只能先帮李清平把病情稳定住,等陆遥风回来。

  她说的其实是谦虚了,她要做的是帮李清平把胃腹处的这股阴寒淤结化解掉,至于后面,该如何调养身体,只能等陆遥风回来了。

  “寒筱,跟老师说一下,老师的病能治还是不能治?”李清平问陆寒筱,一句话,病房里响起了善意的笑声,大家都被李清平的话给逗笑了。陆寒筱是把脉了,那模样儿还真是那么回事,可没有谁以为,这个九岁的孩子,真的能够把出什么名堂来。

  早在陆寒筱把完一只手,再把另外一只手的时候,大家伙儿都忍得受不了了,这会儿,李清平一句逗笑的话,还不都笑喷了。

  惟独萧司越没有笑,他看陆寒筱的目光里含着探究,他并不以为陆寒筱是好玩儿,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眼中看到的是曾经的那个寒筱。虽然那个寒筱从来没有给人看过病,甚至在她的父母死了之后,她本能就有些排斥中医这个行业。

  而眼前的这个小女孩子,萧司越从她的身上看到了“决心”这两个字,她有从医的决心,有成为大医的决心,就在方才,她为人把脉时,那种状况,令得萧司越想到了孙思邈曾说过的一句话,“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这句话,源于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而《大医精诚》则是《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第一卷,就如同《上古天真论》在《黄帝内经》中的地位,是讲医德的。

  陆寒筱有这样的决心,萧司越与她打交道的时候不多,但她的性情,他多少有些了解,这个女孩子此时此刻,所展示出来的雄心,却是不难让人相信,将来,她必定会成为一代大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