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识神,中阴,第七感(2)
作者:鹿食萍      更新:2020-11-12 02:30      字数:2324
大彻大悟般的地步。

  这所谓的第七感,其实就是道教的“识神”,佛教的“中阴”,儒教的“良知”,国术中“至诚之道”,以及陈希象的“渡魔劫”成功之境。

  古代的“天师”“肉身菩萨”“儒家大贤”。

  陈希象闭目存思。

  望着大道玉碟心下自语:

  “既然诸般教门之中都有对于这个境界的描述,那未必就需要完全按照魔劫的修炼过程来,经历生死才能遁入识神,变成活死人……”

  都已经佐证出了这一事实,那便就可以尝试推演一些法出来。

  陈希象自语:“世上的法都是创出来的。”

  与别人相比,他拥有大道玉碟这一造化神器,最善于推演法门了。

  陈希象开始回忆在数个时空看到过的不同道经典籍,以及唐紫尘的全篇《国术实录》内容,还有和孙禄堂等等一众高手交流来的心得。

  逐渐的……

  ……

  识海中,时间浑然不觉。

  陈希象在千百卷道经之中,得了两句:

  “人生先生鼻目,死先死鼻目。”

  “人之一身精华,皆注于目鼻之间。”

  一句得自《摄生消息论》,一句得自《素问》。

  从千百卷藏中刨出了这两句,多亏大道玉碟,否则,陈希象真得和那些读书人一般去白首穷经,一辈子都钻里头,还不一定能的来。

  这两句道经点明一些关于“识神”的存在。

  第一句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由胚胎成型阶段,都是先形成“眼睛”和“鼻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什么人如果最先开创了一道,一行,这个人便会被尊称为“鼻祖”,是为最初形成之意。

  人死的时候,也都是这两个器官先停止。

  当这个人眼睛一闭不再睁开,鼻孔也不出气了,那就是彻底死了。

  人的生死,尽在这一句之间。

  再结合素问中的那一句“人之一身精华,皆注于目鼻之间”。

  陈希象幡然明悟,自语道:

  “原来识神在这个位置。”

  两句道经,如同孔夫子的微言大义,立刻给陈希象指明了方向。

  “看来各种神话传说,有人在两眼之间,会再生出一颗天眼,并不是空穴来风,应该就是开启了识神,可以感应到普通人不可见之物,或者特殊磁场……”

  “既然明白了识神存在于这个位置,那么,就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用气血刺激,或者存身观想,不走生死魔劫,用另外的法门开启这一人体宝库。”

  陈希象要做的是传道世间。

  像唐紫尘那种身具天赋,只有她能修成的“至诚之道”根本没办法传给世人。

  陈希象要做的是创道者,就必须为所有人都开创一条,能够容众生都踏步走上,有道可循的通天大道。

  ………………

  也就在陈希象在霍府之上闭关领悟识神秘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