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蹲点(2)
作者:录事参军      更新:2020-11-19 07:57      字数:7280
事交换了十几次意见。最后终于取得了这位看起来和蔼。实则有些固执地老妇女干部地支持。

  在董玉萍讲话地同时。唐逸借机观察在座地镇干部。虽然只是科级副科级干部。但和省市层面地干部构成则明显不同。很多人可能要奋斗一辈子才能在这个会议室里有一席之地。四五十岁地干部占多数。最年轻地应该是副镇长韩冬梅。二十六七岁。挺漂亮地。唐逸看过她地资料。华夏大学毕业后援藏一年。回家乡又参加大学生进村计划。任村委会主任。据说很得村民爱戴。评语相当好。这次换届当选为副镇长。按照一般情况来说。韩冬梅地步子已经够快了。看履历也知道这个小姑娘挺能干。不过作为非镇党委会成员。这个副镇长在镇干部里也只能屈居末席。

  当然。唐逸最关注地还是副书记、副镇长陈晓。在和范进深谈后。唐逸知道说服这位顽固地老头很不容易。现在时间紧迫。唐逸也没工夫深入细致地去作范进地工作。只能短期内暂时在镇上扶植一位“代言人”。尽快将工作部署下去。唐逸不是没想过撤掉范进。但一来刚刚换届完毕。马上动班子地一把手不妥。二来范进除了思想守旧。委实是一个好党员、好干部。这位昔日地战斗英雄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高风亮节。如果因为工作上不同意见就撤了他未免令人心寒。

  当然。如果范进成为大农庄改革地阻力。唐逸也只能挥泪斩马禝。

  陈晓听着董玉萍的讲话,不时偷偷溜几眼范进的脸色,眼里露出一丝喜色。唐逸就摇摇头,又是一个善于钻营的干部,只要自己稍微表态,陈晓日然乐得架空范进,但,他有搞好大农庄试点的能力吗?

  好在现在只是调研大农庄试点的可行性,至于大农庄试点的掌舵人,等中央有了确切的答复再考量也不迟。

  会议最后,唐逸又简单讲了几句,这几天调研组同志将会分别下各村座谈,各村通知,公布调研组的电话和信箱,村民有什么想法愿望或是好的意见建议,都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向调研组反映。

  唐逸一行人回到李善才家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房檐灯下,李善长还在一遍一遍的扫着院子。

  范进虽然固执,但不古板,安排唐书记住宿时本来是准备安排唐书记住进镇上富户贾宝旺家,镇上有几家富户起了二层小楼,贾宝旺就是其中一家。

  但唐逸说了,要住农家炕、吃农家饭,不是下来享福的。范进最后无奈的给唐逸安排了李善才家,一户普通人家,但很洁净,家庭背景简单,儿子孝顺,老两口也很和睦,从不拌嘴吵架。

  唐逸住李善才家西屋,小武三人住厢房,尽量不打扰老两口的生活。

  “唐书记,您回来了?”见到唐逸进院门,李善才放下长扫帚,拘束的迎了上来,他五十多岁,儿子都成家立业搬出去住了,和老伴相依为命。

  唐逸微笑道:“老人家,辛苦你了!”

  刘兵更早拿起扫帚,笑着道:“大叔,以后院里的活我包了,您再这么忙活,唐书

  评我的,您就作作好事,不要我被唐书记磕打行不?

  大家都笑起来,跟在后面进院的范进更拉过李善才,低声叮嘱了几句这才放心离去。

  跟着唐逸进堂屋,李善才道:“唐书记,你们城里人都有吃夜宵的习惯是吧?我糊了一锅红薯,不知道您吃得惯不?”

  堂屋大锅冒着白腾腾的热气,浓香扑鼻,唐逸就笑:“本来我是没吃夜宵的习惯,但被您的糊红薯这么一勾啊,还真饿了!”

  李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