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蓝羽帝国:经济改革(2)
作者:南海十四郎      更新:2020-12-18 18:18      字数:10404
,依靠阿方索在所罗门群岛抢掠的海盗财富,依靠杨夙枫卑鄙无耻的敲诈和勒索,勉勉强强的度过了前面几年的时间。然而到了今天,该抢的已经抢得差不多了,该敲诈勒索的也敲诈勒索的差不多了,蓝羽军再也不能依靠这样的不正常的途径来维持财政收入。

  幸好,对于大部分的工厂企业来说,三年的免税期已经过去,他们必须为蓝羽军的崛起提供足够的资金,现在美尼斯核心地区的经济已经基本发展起来,格莱美地区、紫川道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当的活跃,大公司大企业层出不穷,各种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也琳琅满目,充分表现了这里的经济活力。在这些地区,也诞生了蓝羽帝国的第一批新兴富豪,例如在格莱美地区,已经出现了身家超过一亿金币的大商人大富豪,而且数量超过了两位数。

  在依兰大陆,金川道等地区的经济也逐渐的恢复了。在整合了其他地区的资源以后,金川道的工业和商业也发展的非常地迅速,在天佑铁路的两旁,集中了超过三百家的大型工厂和企业,他们捐献的的资金使得天佑铁路在短短六个月的时间里,就开通了复线,而且还对原来的就铁路全部更换了铁轨和枕木,因为这条铁路线,现在已经成为了他们的生命线。

  根据裁冰绡的报告,截至天元1731年9月1日,蓝羽帝国需要缴纳税收的企业已经超过了三十万家。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相关的税收政策就显得非常重要,同时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比率也要考虑。按照杨夙枫地考虑,蓝羽帝国的商业税收还是维持在比较低的水平的。主要是帮助部分的资本家完成资金积累,为以后的快速发展作准备。在国税和地税的问题上,他消不要搞一刀切,各个省份都有不同的比率,但是这个比率一旦制定,就不要轻易地更改。

  原来的唐川帝国,税收基本比率是中央和地方七三开,朝廷占据大头。但是,这种比率是非常不稳定的,朝廷经常作出改动,而且越来越偏向中央,到后来随着战争的进行,基本上朝廷就囊括了所有的财政收入,地方除了勉强维持以外,根本没有一分多余的资金。更别说地方发展了。可是没有地方的发展,中央财政只会不断的萎缩,到最后也陷入无以为继地地步。

  经过谨慎的商议,蓝羽帝国决定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税收体系。在这种体制之下,将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简称共享税)、地方税三大类,将全国的税务机关划分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两大系统。按照分工,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中央税、共享税、以及相应的滞纳金罚金;地方税务局负责征收地方税、以及相应的滞纳金罚金。

  当然,为了方便纳税人,加强征管,国税与地税之间可以互相委托征税。但不管怎样。中央税归中央财政收入,共享税按规定的比例划分分别归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地方税归地方财政收入。征收的税款,按照财政收入的归属,分别解入中央国库及地方国库。

  分税制的实行⌒利于国家统一税法地实行,加强宏观tiáo控。一方面可以保证中央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tiáo动地方的积极性并保证其财政收入。分税制的灵活性在于,在某些必要的时候,可以提高或者降低某个地区的中央税来达成经济制约和刺激地目的,例如。在某个比较贫穷的地方,例如云川道等地区,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国税的比率,将绝大部分的财政收入都划归地方,以帮助地方积累资金发展;而在某些比较富裕地地方。例如格莱美和紫川道,则不妨将国税比例提高一点。为中央财政多做贡献,同时也限制地方经济发展过热的势头。

  不过,分税制的实行在这次会议上也是争论的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在某些具体省份地国税和地税比率上,许多地方总督都为了这个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总地来讲,他们的发言,都是强tiáo地方困难的多,连贞川道等地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