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首周46万和25%负面反馈(2)
作者:黑色贝斯      更新:2020-01-03 05:18      字数:19416
�不该被制作出来。

  在b+到a+的这个区间,《深渊》专辑得到了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评分率,其中单单只是a和a+就超过一半。

  哪怕寄出这些问卷的都是乐队的粉丝,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支持率了。

  数据不能代表一切,但却能说明足够多的问题。

  不到一万份调查问卷,采样范围不算很广,但考虑到覆盖率,已经可以体现较为普遍的观点了。

  至少能够体现购买了这张专辑的大部分人的观点。

  至于没买的……

  需要在乎这些人的意见吗?

  统计调查问卷是一个很费时费力的工作,那些选择题还好说,而涉及到主观的“填空题”,对于统计的工作人员来说就很烦人了。

  例如“对这张ep有什么不满或者建议”这样的问题,问卷上的回答简直是五花八门,什么答案都有。

  在发到每个人手中的报告上,环球唱片挑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见。

  例如有接近百分之二十五的歌迷对《深渊》的定价表示不满,认为“太贵了”。

  尽管这个锅实际上应该是零售商来背。

  环球唱片为《深渊》制订的批发价是6美元,建议零售价7.99美元。

  平均每首歌2美元的cd售价,算是一个中等的价格,也是绝大多数歌迷能够接受的数字。

  哪怕是对生活在贫困线附近的低收入群体而言,这个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在北美,任何涉及到“版权”两个字的东西都贵的离谱,音乐专辑已经算是最便宜的了。

  但有几家连锁零售品牌,摆在货架上的价格却是9.99美元,足足贵了2美元。

  零售商对于唱片的售价有很大的自主权,尽管销售合同中规定了一个范围,但也只是范围而已。

  说白了,我用6美元一张的价格从你手中把cd批发回去,东西就是我的了,怎么卖和你没关系。

  当然,若是发行方足够强势,什么都有得谈。

  但涉及到店铺的打折活动,或者其它一系列促销政策,根本不可能规定一个固定的统一价格,除非全是自己的店。

  “百事达……”

  罗杰犹豫了一下,又闭上了嘴,“算了,当我没说。”

  首先涨价的就是北美影音制品的零售、租赁巨头百事达。

  不过作为几乎垄断了这个行业的巨无霸,百事达的傲慢也是人尽皆知的。

  对好莱坞的大公司或许态度会好一点,毕竟录像带租赁是他们最主要的业务。

  但对乐坛的发行方,百事达的态度就没那么好了。

  “我愿意卖你的专辑是给你面子,别给脸不要脸。”

  大概就是这么个态度,哪怕是对于五大,也同样如此,毕竟音乐专辑的零售只是附带的业务,而不是主业。

  尽管,这样一个附带业务,起码也占据了北美百分之十的实体专辑销售。

  {ps:百事达确实有卖录音带和cd唱片的业务,而且体量不小,但主业还是租电影录像带。}

  “百事达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