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冲销量的歌(2)
作者:
黑色贝斯 更新:2019-11-07 07:38 字数:9518
�都不错,主唱的嗓音也很有辨识度。
但整个乐队却有点奇怪。
后硬核的手法、流行摇滚的曲风、视觉系的造型、以及正能量的音乐理念。
就像他们乐队的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乐队。
——黑色面纱的新娘,这个名字的灵感,来源于罗马的天主教会的修女加冕仪式。而众所周知,罗马的修女是禁止结婚的。
罗杰对这支乐队,仅仅只是喜欢他们的歌,而不是其它。
甚至于,因为乐队的视觉系造型太过于辣眼睛,罗杰几乎从不去看乐队的mv。
演唱会现场要好得多,至少没有mv重那么辣眼睛的视觉系造型。
和simple.plan的《astronaut》出现在《怪胎》专辑中的原因一样。
《in.the.end》,这首black.veil.brides乐队的代表作,同样是为了冲销量而诞生。
这首歌也是black.veil.brides唯一一首登上公告牌前半区的单曲,并在单曲榜单上保持了超过二十周。
尽管排名都不算高,但对于一支流行元素不那么浓的摇滚乐队来说,二十周的在榜时间,已经是极为难得的事了。
尤其是考虑到那是数字唱片的时代,这一点就更为难得。
这两首歌,虽然都是为了冲销量而放进专辑里,但仍然需要做出符合专辑整体的改编。
歌词方面当然是不需要的,本身就符合专辑的主题。
——如果从专辑整体的角度来解读的话。
最大的问题在于歌本身。
《in.the.end》还稍微好一点,虽然和另一首来自更加大牌的乐队的同名歌曲完全不同,但整体曲风上,摇滚的比重还是很重的。
大段的吉他solo,虽然难度不高,但却是这首歌的亮点所在。
尤其是从朋克摇滚的角度来看。
罗杰所做的很简单,只是稍稍加重了吉他的音量,使其不会被声嘶力竭的人声所盖过。
而另一首《astronaut》,为了使其更具有“摇滚风格”,而不是变成一首纯粹的“流行口水歌”,要做出的改动就更大。
首先是吉他和贝斯的失真,在罗杰的要求下,两人选择了颗粒感更粗、偏干燥、力度更强的失真音色,这样可以显著增加这首歌所缺乏的力量感。
朋克摇滚很少像金属摇滚那样,使用非常强烈的失真效果。但是用得少并不代表完全不用。
事实上,任何一支摇滚乐队,失真效果总是必不可少的。
区别仅仅只是在于使用哪一种。
除了失真效果的调整之外,罗杰还对这首歌的唱法做出了改动。
不使用原曲那种洗脑式的流行唱法,而是运用沙哑干涩的嘶吼,在歌词本身与世隔绝的疏离感之外,又添加了一丝绝望的情绪。
这样的一番改动下来,整首歌已经是面目全非,完全变了一副模样。
虽然还保留着原作的特点,但给人的感觉已经变得截然不同。
如果说原作里,朋克摇滚的比重最多只能占到百分之十五,在罗杰的调整之后,朋克摇滚元素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