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五章 背诗(3)
作者:朕御山河      更新:2019-11-11 15:30      字数:13324
  所以,一个人太理想化,并不是什么好事,很容易让自己在当前的社会难以生存,甚至,产生绝望的心态。

  人需要适应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来适应一个人,这个先后顺序是不能搞错的,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大问题。

  当然,一个人在拥有绝对力量的时候,或者有可靠的力量依靠的时候,也是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但这样做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很有可能会给自己造成极大的麻烦。

  比如,大秦帝国的商鞅,为了改变落后面貌的秦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通过变法,彻底扭转了秦国的落后面貌,让大秦帝国变成了华夏第一强国,从而最终统一了整个华夏,让华夏民族再也不用遭受分崩离析的痛苦。

  但是,在秦孝公死了之后,商鞅也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最终被车裂而死,其下场不可为不悲惨,这就是强行推动变化遭到的反噬,若他能够稍微温和一些,为特权留有一丝余地,其下场绝对不会这么糟糕。

  李安来到大唐之后,也推行了不少政策,尤其是为了工业化的发展,向朝廷提出了很多的建议,但李安所提出的建议都是比较温和的,目的是为了调动老百姓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并没有过分的损害权贵阶层的利益,所以,自然不会遭到太多的反对。

  所以,李安觉得,治理江山要温和为主,不能下太大的猛药,否则,就算把病给治好了,也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至少,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人生一世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年,何苦要跟整个社会过不去呢?

  “江山如此多娇,真是美不胜收啊!”

  李安不自觉的开口发出了一句感叹。

  李晓露闻言,开口道:“江山,我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河流和山川,是天下的意思,我说的对不对。”

  李安笑着说道:“很好,说的太多了,江山就是这个意思,”

  “那江山如此多娇,就是全天下都很美的意思?对不对。”

  李晓露继续说。

  李安点头道:“对,说的太好了,就是这个意思,江山就是每一寸土地,江山是如此的漂亮,看看,眼前的这些就是大唐的江山,多美啊!好想赋诗一首啊!”

  “我听着。”

  李安酝酿了一下,开口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不是赋诗,这是背诗,李安虽然颇有才华,但写诗的能力真的是很一般,所以,在遇到景色比较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赋诗一首,而是从自己的记忆中调取一首诗词,然后直接背出来,如此,比自己绞尽脑汁赋诗一首要容易太多。

  虽然这有抄袭之嫌,但李安所背诵的诗词都是后世的诗词,自然不会穿帮,而且,李晓露是欧罗巴人,对大唐文化了解不多,根本就听不懂多少诗词,最多只能听听感觉罢了。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安赋诗的水平很一般,与古今中华的大人物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若是用自己的低水平赋诗,实在是没有那种特殊的感觉,而背诵名人的诗词就不一样了,毕竟,名人的诗词都是很有水平的,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一种奋进的动力。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