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随着机床的逐步改进和电力技术的成熟,以及炼钢水平的逐步提高,制造来复枪的所有技术条件都以及完全具备了,也就是说,只要花费一些时间研究,制造出来复枪是很容易的事情,而随着玻璃技术的发展,弄个瞄准镜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如此,似乎很容易就能搞出狙击枪这种神器。
而且,各种钢材都还在研究之后,日后钢材的质量会越来越好的,所能制造出的枪械,自然也会越来越先进,大炮的炮管也会越来越单薄的,这对提高大军的战斗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发明电报机,需要最基本的几样技术,比如电池,铜线,还有电磁感应器,这几种技术是发明电报机所必须具备的技术,而这些对于李安来说,并没有多大的难度,铜线早就能够生产了,电磁感应器的研发也没有多大的难度,至于电池的研发,同样没有多大的难度,只是大规模生产的话,还需要考虑成本的问题,毕竟,最简单的干电池是一次性的东西,用完就废弃了。
此时,加工高质量的枪管,撞针,研发电磁感应器,制造干电池,成了李安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细节的东西,都交给部下们去完成了。
而在这几样研发项目之中,李安最迫切需要的是电池,这个东西只要搞出来,立马就可以搞出衍生产品,比如手电筒啥的。
在电力已经被发明出来的此刻,电池的重要性仍然不容小觑,毕竟,电池具有极大的便携性,是普通电力所不能比的。
在有路灯的地方,可以用电力直接照明,可在没有路灯的乡间小道上,使用电池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而从后世手电筒普及的程度来看,电池的成本应该是很低的,也必需很低才好,若是电池的成本太高了,普通的老百姓就用不起了。
李安这一次发明电池,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发明电报机,而手电筒不过是顺便的衍生物罢了,而且,还是非常实用的衍生物。
在李安的印象中,后世最常见的电池,便是干电池,也叫锌锰电池,这种电池的优点是非常可靠,成本也相对最低,是一种非常时候大规模普及的电池,缺点便是一次性的,没有办法对其进行充电。
而制造这种干电池,需要的原材料也不多,有碳棒,石墨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纤维网,氯化铵溶液和淀粉,金属锌皮等几种材料。
碳棒的制造不成问题,石墨也是小意思,淀粉就更加不成问题了,金属锌的产量不高,但已经能够制造出来,也不存在问题。
锰矿和提炼二氧化锰技术,也是难不倒李安的,至于氯化铵溶液,则是侯氏制碱法的副产品。
而所谓的侯氏制碱法,便是用氯化钠溶液加入二氧化碳和氨气,从而制造出纯碱和氯化铵,也就是说,这种制碱的方法,所得到的副产品就是氯化铵溶液,成本简直不要太低。
也就是说,制造锌锰电池的所有原材料,都能够轻易的取得,并研制成功,而李安与麾下人才所要做的,就是尽快把锌锰电池实实在在的制造出来,然后,对各种部件进行优化设计,以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让制造出来的干电池能足够的便宜。
干电池的模型,李安自然是清楚的不能再清楚了,里面的每一个部件,李安都是看过无数次的,尽管后世的干电池上,都会写名禁止私自拆卸,以免发生危险,但这些对于李安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只要自己想拆,那就大胆的去拆,管它大爷的是否危险,而且,李安拆过那么多的干电池,一次危险也没有遇到过,里面的碳棒收集了一抽屉,所以,对于干电池的详细构造,没有人比李安更加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