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2)
作者:朕御山河      更新:2019-11-11 15:40      字数:12050
�主要负责教授三品以上大官和国公的儿孙,以及从二品以上的曾孙,地位不达标的人,他们是不教的,所以,若是让他们教授普通贫民的子孙,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羞耻。

  在博士的下面,有助教五人,是从六品上阶的品级,主要是辅佐博士教学的,水平和地位都不如博士。

  还有直讲四人,地位比博士和助教都要低。

  另外,由于学堂的学生要学习四书五经,其中,五经中的每一个都配备了正五品上阶的博士两人,合计十名博士。

  如此一算,国子学的博士一共有十五名,加上四名直讲和五名助教,一共是二十四人整。

  太学的档次比国子学要低一些,有博士六人,助教六人,但他们的品级都比国子学的博士和助教要低一级,也就是低了四个档位,主要负责教育五品以上大官的儿孙,还有郡县公的儿孙,从三品以上曾孙,太学也学习五经,但每个学生只需要学习其中一门即可,每一个经有一百人,其中,京城的学生七十人,东都洛阳来的学生十五人,还有负责讲课的典学四人,掌固六人。

  广文管只有博士四人,助教二人,地位不高。

  四门学的学生比较多,仅负责教书的博士就有六人,助教六人,直讲四人,主要负责教育侯伯子男这些爵位,还有庶民之中的优秀人才,有学生三百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五十人。

  至于律学,书学,算学,都是教授八品以下,以及庶民之中的优秀子孙,地位都比较低。

  这些等级分明的学堂,反应了在大唐帝国,身份不同的人,会得到不同的教育机会,一个人就算再优秀,但若是身份地位低下,那么就很难获得比较好的教育机会,甚至连进入学堂的机会都没有,而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很快,国子学和太学等几个学堂的博士和助教,以及国子学的部分学生都被集中了过来,准备一起听听李安的高明见解,而李安也当仁不让,准备好好的与他们辩论一番,从不同的角度,一点点的打消众人的疑虑,让他们明白普及教育的好处,从而支持李安的想法。

  “人不少啊!”

  李安抬眼一看,足有近二百人,黑压压的一片,除了博士和助教,剩下的全都是身份和地位很高的贵族官员子弟,有好多还是李安见过的老熟人的子孙。

  “李侍郎,那咱们先从哪里开始?”

  国子祭酒开口问道。

  李安点了点头,看向众人,开口说道:“诸位都是我大唐饱读诗书的饱学之士,也都是我大唐的人才,本官今日前来,能够与诸位探讨大唐的普及教育,本官心里特别高兴,若能得到诸位的认可,本官这趟就更是没有白来了,哈哈哈!”

  客套一番之后,李安看向所有人,开口说道:“诸位,本官今天首先要说的,就是为何要普及学堂,让全天下的人都能有学习的机会,若有说的不好的地方,诸位不论是饱学的博士,助教,还是学生都可以对本官的话进行指正,在说这个之前,本官先来说说,京城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许有些人都听说了,也可能不屑去理睬这等小事儿,但不论如何,本官在说普及教育之前,必须要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也好让大家明白本官的良苦用心。”

  众人见状,全都认真的听着,他们很想了解,李安到底要说什么。

  李安酝酿了片刻,开口说道:“第一件事就发明在昨日,本官乘车在路上,看到城南有几百人聚在一起,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情,本官自然派属下去打探,原来是有人被高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