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二章 乡党(2)
作者:府天      更新:2020-12-26 06:36      字数:3300
�叔父直说,应该还有别的关碍吧”

  “知道你小子没那么好骗。”汪道贯叹了口气,随即低声说道,“殷正茂在两广和岭南功勋卓著,之前累加兵部尚书和副都御史,但这和当年胡宗宪胡公一样,都是加衔,并非实授。而如今大哥进了兵部为少司马,巡边之后也算颇受嘉奖,回朝坐稳了位子,而谭纶也调了回来任兵部正堂,再加上挂了个名头的殷正茂,一个部里就是两个歙县的堂官,哪怕只是名义上的,总是不那么妥当。而且岭南两广略定,殷正茂调回朝的呼声很高,他和元辅张阁老以及大哥都是同年,有人想把他塞进清贵的礼部。”

  汪道贯一口气说到这里,顿了一顿,这才继续说道:“而大哥也好,翰林院许学士也好,都希望殷正茂能够进户部。”

  这样高层次的角力,别说叶钧耀听得脑壳疼,就连汪孚林也一样头昏脑涨。但他之前跟着柯先生和方先生不止只学了那点制艺八股文,对于徽州一府六县这所谓乡党也有不少了解。徽州一府六县,歙县出身的官员很不少,但目前来说,歙人中真正占据高位,在天子又或者说在张居正心目中颇具分量的,首先得是殷正茂,然后才能轮到汪道昆,但真正最有入阁希望的却是最后一个,任詹事府右赞善,日讲官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许国。

  顺带提一嘴,最后那位便是程乃轩的岳父大人,叶明月的公公,也是叶钧耀的另一位姻亲

  虽说乡党相较于同年党,亲朋党,在朝中并不特别显得出来,而且同乡也未必就关系特别近,特别好,可有的时候哪怕暗地里矛盾重重,在该争什么位子的时候,仍然会抱团取暖。所以,汪孚林在想了又想之后。终于品出了其中滋味来。

  要是帅嘉谟这时候就大闹一场,因为避嫌,殷正茂的户部尚书之位也就暂时休想了。毕竟夏税丝绢这种事。和户部也是息息相关的。

  “孚林,你年纪轻轻。奇思妙想却不少,元辅如今正在殚精竭虑变更旧制,兴许还有你发挥的余地。哪怕明年中不了进士,若能入这位首辅眼缘,将来前途就连大哥都无法预料。毕竟,元辅至今也还不到五十,乃是大明立国以来少有年富力强的内阁首辅,皇上又刚刚登基。等十年之后你二十七岁时,元辅在位与否且不说,皇上肯定亲政了,可不正是你跻身前列的大好机会”汪道贯原封不动复述了汪道昆的原话,却发现汪孚林的嘴角抽了抽。

  汪孚林这会儿是货真价实在腹中破口大骂。张居正是最年轻的首辅不谈,可这家伙不知节制,还不到大明阁老的平均年龄就把自己玩死了,乃至于遭到前所未有的清算。而万历小皇帝更不是什么好东西,自私凉薄贪婪那是比嘉靖皇帝还要不是东西的皇帝,跟着这种君主有什么好下场

  然而。在这种忠君比爱国还要排在前面的年代,他哪里能够把真实意思吐露出来

  “好了,我知道伯父那些话是激励。但也是往我脸上贴金,叔父你就别再转述了。不过总得我休整两天,这京师我当然会去,没有见识过燕赵雄奇,又怎么能算是好汉”

  汪道贯完成了长兄交托的大任务,这才算是如释重负。大事办成,他自己一路紧赶慢赶也快累惨了,当然不会继续留在这碍人眼,当下笑眯眯地提出告辞。一直都没说话的苏夫人眼看叶钧耀板着一张脸却亲自送客出门。忍不住扭头端详伸展四肢毫无坐相的汪孚林。

  “若早知道有今天,你当初会不会还那般强出头”

  “岳母大人明鉴。当初要是不硬着头皮上,我的秀才功名也没了。老爹的粮长也肯定被派了,岳父大人那个县令的乌纱帽估计也岌岌可危,容不得我不上啊”汪孚林这才伸了个懒腰坐直身子,随即弹跳起身道,“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