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二章 君子坦荡荡(3)
作者:府天      更新:2020-12-26 07:06      字数:4868
被我硬赶了走,心里不知道有多不甘心。”

  冯梦祯终于忍不住问道“你说的尘埃落定,是说首辅丁忧夺情?”

  “没错。”汪孚林丝毫没有卖关子,直接了头,“我家那位和我闹翻了的伯父,对夺情心怀异议。”

  沈懋学没想到汪孚林说得这么直接,呆了一呆后方才惊咦了一声“你不劝你伯父,为何还让许学士来劝我?”

  “因为伯父官居三品,哪怕因此得罪了首辅,也就是被人寻罪名罢官乡,就是最严重的处分,也不过罢职乡,别人却还要赞他一声忠孝。但是,君典你和开之,一个是今科状元,一个是今科会元,尽管并不是首辅的门生,但你们平日里可都是称一声师相的吧?而且在别人看来,你们能有今日地位,却是首辅赏识英才。如若你们倒戈一击,你们觉得,首辅大人会从重,还是从轻发落?”

  冯梦祯平日相交皆是自负的名士,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哪曾听过有人用这样冷静的语气做出这样功利的分析,一下子便激愤了起来“那你呢,你身为都察院广东道掌道御史,莫非准备缄默不发一言?”

  “我当然不会缄默。”见冯梦祯一下子露出了歉意的表情,显然觉得刚刚那话太冲了,汪孚林却词锋一转道,“必要的时候,我还会帮着挽留首辅大人。”

  “你”这一次,冯梦祯气得够呛,可沈懋学却一把拉住了要发火的同年兼好友,看着汪孚林说,“世卿,你我患难之交,又是姻亲,你有什么话还请直说,不用这样拐弯抹角。我知道你是心怀大志,更不屑高谈阔论,要做实事的人。我们可以道不同,但我不希望就这样起口舌之争。”

  沈懋学还真是君子啊,如果不是相识于蓟镇风雪之中,如果不是相知于辽东危难之际,只怕这会儿这两个人要和自己割袍断义了吧?

  汪孚林心里这么想着,随即笑了笑说“当初首辅上请丁忧之初,多少人去吕老家中道贺,多少人在内中想要挪动屋子和位子,可现在听说夺情,这批人中可有破釜沉舟,想要上谏阻的?没有,这些人早就在家惶惶难安了,我没说错吧?”

  见冯梦祯冷哼一声只不做声,沈懋学则是一脸的若有所思,他便继续说道“如今心怀不平的,不是这些曾经站错队的人,而是清流之中自负意气,恪守礼法的君子,姑且算你们两个。你们如果真的要上谏阻首辅夺情,那么就趁早,现在上,即便有人会骂你们忘恩负义,但更多的人会在心里暗自叫好。因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哪怕是万一皇上太后雷霆震怒,动起廷杖,也是敲山震虎,威慑居多。”

  沈懋学轻轻吸了一口气,沉声问道“如果落在后头,那又如何?”

  “落在后头,那就是与先行者同谋,结党造声势,最后很可能拿命换一个正义公道,换一个青史留名了。甚至有人会说,那是眼看前面的挨了廷杖,想要邀名就跟着上!你们想过没有,就和当初嘉靖初年大礼仪之争一样,此事能劝得住?如今在首辅大人眼中,有人正打算趁着他丁忧守制,夺其权,毁其政,令他多年心血毁于一旦,你认为他听得进去那些忠孝节义的真心劝谏?相反,他只会觉得是此前钳制言路还完全不够,日后只会变本加厉。”

  “须知他一向觉得,只要目标是好的对的,用什么手段都没关系。你们总应该听他平日说过,为人臣子者,当首要为国家计,可不拘小节。”

  冯梦祯只觉得自己第一次认识汪孚林即便他确实打算劝阻张居正夺情,当然没那么直接,而是打算去先劝张嗣修,可他也断然不会在背后这样评张居正,这话实在是犀利得露骨三分。他侧头看了一眼同样震惊的沈懋学,口吻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