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八章 说动(3)
作者:府天      更新:2020-12-26 07:16      字数:4601
��可他提到的这一文一武,也足够辽东震动一阵子了。”张嗣修喃喃自语道。

  张懋修却皱了皱眉道“虽说父亲素来信赖世卿,可若是和辽东的李成梁比起来”

  尽管张懋修没有把话说完,但身为长子的张敬修,却听出了弟弟的弦外之音。虽说汪孚林是如今张居正在都察院的第一号心腹,论亲信程度,还要更加胜过左都御史陈炌,可是,和辽东之地的重要性比起来,孰轻孰重不问自知。汪孚林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硬是要不管不顾非要在李家人那儿立威?

  然而,在书房中长久的沉默之后,兄弟三个终于听到了张居正再次开口。

  “你素来一心为公,我是知道的。”张居正顿了一顿,目光在那张纸上扫了一眼,心情说不出的挣扎。赶走了高拱,大权独揽,他和冯保从李太后那里接到的第一个,也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任务,那就是给大明再培养一个贤明的天子,而李太后那时候就明确表示,绝对不能让大明朝再出一个英宗又或者武宗这般胡闹到几乎要亡国的皇帝。所以,他主外,在讲官方面挑选的是德才兼备的翰林,而冯保主内,对皇帝身边的宦官严防死守。

  结果,万历皇帝朱翊钧身边的宦官清洗了一批又一批,在他回乡葬父的这段期间,终于连张诚和张鲸这两个资历最久,心思也最为叵测的也被驱赶了出去,他原本以为自己可以放心了。可是,无论是锦衣卫在汪孚林身边安插眼线,还是小皇帝一度派田义来笼络汪孚林,又或者是这次干脆给予汪孚林手书,令其去笼络相应的人,影响此次辽东勘问长定堡大捷的结果,他都不得不得出了一个最让自己沮丧的结论。

  万历皇帝没有去学他认为最应该学的,能够全心全意信赖部大臣的仁宗皇帝、宣宗皇帝、孝宗皇帝,却偏偏去学了他心底最痛恨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陶承喾此人左迁也就罢了,但袁璧”张居正再次开口之后,却在袁璧这个名字上顿了一顿,可是,当汪孚林非常沉着地报出了袁璧那显然相当好看的履历,随即却将程乃轩此行辽东,查问到的袁璧几桩劣迹一说,他就终于沉下了脸,“既如此,此事就依你。”

  话虽如此说,他心里终究还是极其不痛快。

  而看出了这一,汪孚林没有收回桌子上那张纸,而是将其对着张居正挪了挪,用极快又极低的声音说道“元辅可以去查这件东西的出处。”

  “不必了。”张居正直接摇了摇头,随即又看着汪孚林,一字一句地说道,“不要忘了我交待你的那件事。”

  不用完全挑明,汪孚林就知道,张居正指的是查刘守有底细的事。他当然不是真心要交还这张在他手中可以挥出无限作用的东西,当下便重新收了回来,却在犹豫片刻之后,再次揭开之前下人奉上的茶水盖子,直接用手指蘸着茶水,在书桌上写了几个字。

  就在这一次出京去迎接赵老夫人的时候,除却弄清楚了真定知府钱普那倒霉的轿子风波,他让刘勃等人四处去逛,还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听到了另外一个在民间被某些人私底下传说的小道消息。相比单纯的轿子违制风波,另外那个消息对于当事者双方的名誉,那全都是如同毁灭似的打击。

  果然,他一写完,手腕就被张居正死死抓住了。面对那仿佛能够吃人的目光,他非常镇定自若。

  “元辅和辽东李大帅,有的是公义,而不存在所谓私底下的交情,因为提拔李大帅的是高新郑公。而您只是和沿用那些政绩斐然的督抚一样,继续重用了李大帅。而如果此次元辅明明派了两个给事中去辽东勘问长定堡大捷,最终却大事化小事化了,那么外人会怎么说?记得元辅之前还对我说过,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