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二章 攻坚战的开始(2)
作者:
府天 更新:2020-12-26 07:16 字数:4441
��过去一眼。
等到程乃轩有些心虚地缩了缩脑袋,他才接着程乃轩的这个话题,若无其事地说道“当然不可能,就凭我从前得罪了那么多人,如果真的敢和元辅来一出反目,得多少人恨不得往我身上踩一万脚?”
“那怎么说……啊!”程乃轩终究是和汪孚林最亲近的朋友,此时一下子洞悉了某个关键,他就再也不像刚刚那样口无遮拦了,一下子闭上了嘴。
而李尧卿虽说离开京师在外当父母官太久,还不怎么熟悉在朝廷中枢吏部做官的节奏,但他同样是少年得志,如今年纪也不算大,心思亦是机敏。这会儿没有揪着程乃轩那恍然大悟的表情继续追问下去,而是气定神闲地接上了之前程乃轩发问,自己没有回答的那个问题。
“吏部文选司郎中臧惟一这个人,乡试五经魁,二十四岁中进士,今年三十七岁执掌文选司为郎中,他和我一样,先后当过安庆府宿松县知县,一年后转调太湖县知县,那时候正是久任法最流行的时期,所以他和我一样,扎扎实实总共当了七年知县,这才调回京师。”
汪孚林和程乃轩不禁对视了一眼。这么说来,李尧卿调吏部文选司还真是对了!相同的经历不说,李尧卿那种人若真的要和人结交,那是轻而易举。
反正比他们俩去接手这摊子来得强!
“臧惟一虽说今年才就任文选司郎中,但早两年就一直都以吏部稽勋司员外郎的身份兼理文选司事务,所以对我来说是前辈中的前辈。我对他待之以礼,那么他就报之以诚,再加上辽东的弊病,他比我更清楚,所以我想出面揭盖子,他当然肯声援。更重要的是,小程你这次的奏本很中肯,既没有一味大肆株连,也没有因为旧日功勋,就听从朝中大佬之议保着陶承喾这种鼠辈,臧惟一对你颇为欣赏。”
李尧卿说着又笑看汪孚林说“臧惟一对世卿原本颇有微辞,因为听说王少宰属意你进文选司,任一年选郎之后,就接他的位子。可你最终回绝,继续呆在都察院,他因此对你改观不少。这次你举荐的洪济远,也算是他夹袋里头很看好的人物,所以嘛,他自然而然就站在我们这一边。不过,这终究是在王太宰和王少宰眼皮子底下串联,我本来有些发愁回头怎么交待,但世卿你既然已经给了王少宰一个说法,我就不用发愁了。”
之前臧惟一是王篆对张居正推荐的,汪孚林一直怎么看怎么觉得,王篆不应该和臧惟一这种正直古板的人有交情,如今发现臧惟一正直却不拘泥,至少在这一件事上完全站在自己这些人这一边,他可以说是松了一口大气。当下他就伸了个懒腰,笑呵呵地说“不论如何,对付次辅张老这种难题,用不着我们多操心。接下来,好好操办李兄你的婚事才最要紧。”
直到把李尧卿送走,程乃轩方才一把揪着汪孚林就往书房拖,浑然不顾一路上遇到的下人用怎样的目光看他。直到进了书房,他特意叫来墨香守在书房门口,又把房门关得严严实实,他便对着没事人似的汪孚林,气急败坏地低声问道“你是想让如今已经走投无路,既不甘心致仕回乡,也不想在内当个没权又被人提防的张四维,发现某种端倪之后,孤注一掷,去和宫里那位联系?”
“锦华,你很聪明啊!这世上除了我家小北之外,就是你最了解我。”
听到这么两句丝毫没诚意的称赞,程乃轩气得额头青筋都爆出来了“你是不是脑袋坏了?皇上刚刚亲政,外有首辅,内有冯保,慈宁宫还压着个太后,当然是很希望手头多权力的。如此一来,只要张四维肯投靠,他当然求之不得。你忘了高拱当初是什么下场,他当初的强势哪里就比元辅少了?可到头来如何,里头有皇太后,有冯保,当今首辅轻轻巧巧就把他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