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幕后(又是六千字的大章)(5)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01-10 01:14      字数:6341
�,并且达成交换利益的共识。

  李中易听懂了魏仁浦的来意之后,不由暗叹一声,可怜天下父母心呐

  做父母的,不仅要供孩子吃好喝好,身体棒,读书有成。等孩子渐渐长大,父母又要帮着运作,争取找一份起点很高的好工作。

  几千年以来,一直是官本位的社会。所谓的好工作,现在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将来做宰相。

  千年以后,则是考公务猿,端金饭碗,削尖脑袋往上爬。争取做个手握丰富资源,管着无数官僚的大领导。

  在科举上作弊,李中易倒没有太大的反感。因为,他读大学的时候。某些需要死记硬背,却又百无一用的科目,他也会选择作小抄。

  另外,如今的科举制度,漏洞简直是百出。第一条就是,没有采取严密的糊名、誊抄制度,导致作弊的空间,十分巨大。

  也正因如此。魏仁浦才必须做通李中易的工作,确保他家的三郎,能够顺利的成为京府的乡贡。

  现在的问题来了,老魏的皮球踢了过来,李中易需要什么样的好处呢

  站在李中易的立场上,其实可换可不换,主要原因是,他的手头并无多少文官,可供提拔。

  不过,魏仁浦既然主动示了好。已是鼓足了勇气。如果李中易不给丝毫情面,将来,绝对会多一个劲敌。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李中易顺手就可以办到的事情,又何必硬要往死得罪老魏呢

  “府衙左判刘某,可谓是个能吏,却一直不怎么得志。”李中易含含糊糊的开出了价码。

  魏仁浦心头猛的一松,只要李中易愿意开价,这笔交易就大有成功的希望。

  “呵呵,无咎啊,得空的时候。帮老夫教教三郎,让他学着带兵打仗。”魏仁浦笑眯眯的望着李中易。他虽压根就没提,怎么提拔刘金山的事。一切却都尽在不言中。

  李中易和魏仁浦的偶遇,实属正常,时间也很短,以至于,竟无人察觉。

  大人物之间的政治交易,其实并不需要摆酒呀,设宴呀,或是送美女呀,这都是不入流的搞法。

  只要利益送足了,吃啥,喝啥,玩啥,都不重要

  有了权势,还怕没有银钱有了权势,哪怕不好色,还愁部下们不送美人儿入洞房

  真正的大人物办私事,讲究的是,既要把事儿办妥,又不能传出不良的风声。

  都是要脸的相公,不可能和低品小官儿一般,三瓜两枣,也要争得死去活来,说得那么直白。

  李中易一点不担心,老魏这一次会毁约,府试的时间,还早着呢。

  按照刚才两人暗示的顺序,提拔刘金山在前,魏家三公子中乡贡在后。

  换句话说,李中易如今的搞法,就叫作,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鬼子不拉弦。

  至于,李中昊考不考得中进士,李中易其实并不在意。

  远的且去说他,赵普不过是个幕僚官罢了,北宋建立之后,得了赵老二的信任,照样可以独相数年之久。

  魏仁浦之所以着急了,那是因为,他的门生故旧,没一盏省油的灯,也没一个可以真正撑得起台面的重臣。

  老魏家要想一直兴旺下去,关键时刻,靠得住还只有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