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挖根(2)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01-10 01:38      字数:4170
/>   换句话说,无论领头者的私德多少糟糕,只要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懂得把到手的利益分配给追随者,基本上都会取得或大或小的成功。

  作为西北的名门世家,府州折家既有和李中易利益一致的地方,又有必须提防的一面,这也是长达近百年的斗争过程中,所掌握的政治经验和智慧。

  历朝历代的君主,在打江山的时候,自然是盟友越多越好。然而,到了坐江山分果实的时候,削藩也就成了必然。

  折从阮非常看好李中易将来的前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轻易的放弃掉府州这块王土之外的私有领地。

  在府州地界上,折家名为周臣,其实傻子都知道,老折家才是真正的统治者。作为折家的最高掌权者的折老太公,更是出口成宪,一言可决属民的生死。

  至于,朝廷的诏命以及典章制度,在府州的一亩三分地上,其效力其实和一堆废纸,完全没啥两样。

  通俗的说,折老太公就是府州的天,折家便是府州那高高在上的彩。

  折德扆扩军备战,那时经过家族会议,获得通过的既定方针,折从阮自然不会说啥,毕竟那符合折家的根本利益。

  问题是,由于包括灵州、夏州等李中易的辖境内,大肆颁布分田令,免除城门税,免除人头税,极大的影响了府州的钱粮收入,这就有麻烦了。

  “大郎,要不咱们家暂且裁减五千兵马?”

  折从阮擅长权谋,却不通经济和经营之道,折德扆传承了折老太公的衣钵,也是个不懂耕种和经商的典型武将。

  “唉,大人,如果不趁现在扩充军力,将来等李无咎挺进中原之时,咱们家可就分不到啥好东西了呀。”折德扆秉承武将世家的见识,有兵才有一切的原则,已经深入骨髓,再难改变。

  折从阮眯起一双老眼,不禁联想到了李中易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有枪便是草头王。

  道理是清晰的,逻辑是正确的,折从阮早就明白这些,只是不如李中易的总结这么言简意赅罢了。

  “那怎么办?难道说,让郭怀不分田,不减税赋?”折从阮说着自己就笑了,“郭怀哪来那么大的胆子,敢私下里胡整?”

  折德扆能够接掌折家的基业,除了是嫡长子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见识、谋略和武勇,都远胜于折从阮的其余诸子。

  现在的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折家人都不懂耕种和经商的门道,乐子也就闹大了。

  就在折家父子瞅眉不展之时,门房上突然来人通传,“禀老太公,麟州杨家的大郎杨崇贵突然到了府门前,说是想求见老太公您。”

  折从阮惊疑不定的望了眼折德扆,折德扆也没料到,杨家会突然派人过来,而且居然是突然上门,并未事先派人送拜贴过来。

  这个时代的名门望族,彼此之间的登门拜访,都有一定的礼仪规矩。比如说,杨崇贵应该先使人送上来拜贴,约好时间之后,再登折家之门,拜访折老太公,这才符合折、杨两家的高贵身份,否则便是极为失礼的不恭举止。

  就算是在现代,除了关系极其紧密,熟不拘礼的铁杆朋友之外,一般朋友或是亲戚登门拜访,至少也要提前打个电话预约一下吧?

  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由于抱团取暖的需要,近几十年来,一直都是紧密的政治和军事盟友。

  只是,由于李中易的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