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隔壁老李(2)
作者:大司空      更新:2021-01-10 01:48      字数:4520
�了天灾,或是**的河流决堤,原本勉强度日的自耕农们,被迫要借钱过日子。

  这个时代,除了李中易办的翻版银行李记钱庄之外,绝大部分自耕农除了找亲朋好友借钱之外,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只能去找本村或是本乡的大地主或是富商借高利贷。

  王安石在地方上待了二十几年,他对此弊端,自是看得异常清楚。所以,王安石主政之后,颁布的青苗法和借贷法,从立法本意上而言,皆为善意,确实想解民之苦。

  但是,王安石解民之苦的手段,却是大错特错,错得一塌糊涂!

  各地的官府,原本就是朝廷派驻各地,用于管理和镇压屁民的暴力机构,他们成天做的事情,就是欺上瞒下和吃拿卡要。

  各地的贪官污吏们,哪怕没有朝廷的政策,也要创造条件,挖空心思的巧取豪夺。

  更何况,王安石给了政策,让他们找到了千载难逢的,拿起鸡毛当令箭的绝佳借口。不把好经念歪了,他们这些掌握权势的大和尚们,怎么吃香的喝辣的呢?

  所谓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这是绝对深刻和精辟的历史总结!

  王安石想让原本喝民血吸民膏的官府,变成草食动物,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为什么唐朝前期,能够兴旺发达呢?核心的要是,不历州县,不得任职宰相!

  也就是说,必须当过州官和县官的官员,才有资格被选为宰相。

  州县官,被统称为牧民之官,他们就算是比较贪婪,至少也熟悉民间疾苦。不仅如此,州县们最清楚朝廷的好政策,会怎样被歪嘴和尚们故意念坏。

  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了打着解民之忧的旗号,却变成了坑害老百姓的恶劣行径。

  要真正的做到抑制土地兼并,避免激化社会矛盾,有几个必要的条件其一,也是最重要的是,执行好政策的官吏,必须遍布州县,并掌握着实权,也就是好官的选拔机制必须完善;其二是,当自耕农遭了天灾之后,可以从各地的李记钱庄,拿到利钱很便宜的五年以内的长期贷款。

  只要做到了这两,州县的土豪劣绅们,就无法通过天灾**,攫取几十倍,甚至是几百倍的暴利。

  历代总结政治得失,都只谈到了土地兼并,导致了自耕农失地,国家失去了良性的税基,然后就是屁民过不下去了,揭竿而起,改朝换代。

  却少有人比李中易看得更清楚,官僚地主阶层利用金融手段的高利贷剥削,才是导致大量自耕农失地,变成农奴的主要祸根之一!

  然而,李中易尽管看到了这一层,却暂时只能选择隐忍,并没有在平卢地区限制高利贷。他如果那么做了,他要面对的敌人,就绝不仅仅是朝廷禁军这么简单了。

  毫不夸张的说,李中易真敢马上禁止高利贷。那么,全天下的军头、全天下的士大夫、全天下的土豪劣绅们,绝对会联合起来,和他拼死决战。

  以目前李家军的雄厚实力,击败各路力量,确实是件可以预期的事情。但是,整个中原大混战,一则涂炭了繁华的中原大地,一则必定有奸人引契丹人南下,这是最差的选择,智者所不为也。

  李自成打进北京城后,之所以又被赶下了龙椅,他犯的致命错误,其实很明确。

  李自成要改朝换代,死的只是朱家人而已,文臣武将们指望着投降之后,可以继续做官。

  却不成想,李自成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