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钦差大臣(4)
作者:
高月 更新:2019-12-08 20:50 字数:17710
这样问自己,他心念一转,忽然想起最近听到的一个传闻,不由结结巴巴问道:“你莫非就是....”
李庆安呵呵笑道:“我便是新任河南道观察使。”
韩县令吓得慌忙行礼:“卑职许昌县令韩悦,参见李使君。”
“不必多礼了。”
李庆安笑了笑道:“我正要去县里,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县令。”
韩县令用手背擦了擦汗,道:“卑职不知道使君到来,没有远迎。”
“你这片豆田便是最好的迎接了。”
李庆安兴致大好,从官道上奔了下去,走到豆田前蹲下仔细地看这些豆苗,一株株嫩绿可爱,放佛绿色的精灵一般。
韩县令拎过一桶水,用勺子舀了一瓢,从根部一簇一簇地浇灌,对李庆安道:“这里是本县的公廨田,本县一共八百亩公廨田,原来都是麦田,结果全部枯死,一个月前,我们都补种成豆,现在出苗了。”
“那水呢?”
李庆安回头好奇地问道:“水从哪里来?”
韩县令指着不远处道:“我们打了一口深井,就在那边。”
李庆安走过一片豆田,果然见一处低洼地中有一口井,他走到井边掀开木盖子看了看,井估计足有四五丈深,井下隐隐有水波亮光。
“使君可别小看这口井,我们这一片二百多亩地的豆苗都靠它养活。”
“不错!不错!”
李庆安笑着点了点头,赞许地对韩县令道:“关键是韩县令带头,我想许昌县的民众应该都动员起来了吧!”
“这两天县丞和主簿都下乡了,正正一村一村地动员,许多农民都跑来看我们的豆田,效果很好。”
韩县令有些感慨道:“其实抗旱的关键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要想方设法找水,河水没有,就想法挖井水,挖到水要节约浇灌,像浇粪水一样,一株苗一株苗地浇根部,其次还要节约粮食,节约开支,只要把这几点做到了,最后基本上就能度过旱灾。”
韩县令的一席话,听得李庆安连连点头,这个韩县令确实很务实能干,河南道能度过旱灾,就是需要他这样的官员。
正说着,只见官道上来了大批农民,足有几百人,骑着驴,赶着马车,大家纷纷跳下车,一窝蜂地向豆田跑来,几名衙役慌忙迎了上去。
李庆安见天色已不早,便笑道:“韩县令忙吧!我就不打扰了。”
“不!不!我领使君进县城休息,再安排食宿。”
韩县令慌了手脚,河南道观察使过境,他怎么能不接待,他这顶官帽还要不要了。
李庆安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真的不用了,我们也不进县城,随便找个树林就可以宿一夜,都习惯了,你只要把许昌县的抗旱做好,我就奏请升你的官。”
说完,他大步走回官道,翻身上马,一挥手,大队人马随他疾奔而去,韩县令呆呆地望着李庆安的背影,他仿佛有一种做梦般的感觉,‘升官?’他精神一振,拎着水桶向来参观的农民跑去。
夜幕降临了,漫天的星斗撒在天空,李庆安一行已经出了许昌县,进入汴州境内,这里是尉氏县的地盘,县城在东北方向,大约还有五十里,这一带是丘陵地形,七条山岗呈南北向分布,延绵数十里,俨如七条巨龙横卧在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