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货币战争(上)(3)
作者:高月      更新:2019-12-08 20:55      字数:13384
�对朝政影响力却不容小视。

  大唐各地都有柜坊,但大唐的七大柜坊,除了扬州的白记柜坊和成都的杨记柜坊外,其他五大柜坊的总部都在长安,其中以王宝记柜坊为第一。

  王宝记柜坊是长安巨富王元宝所开,传闻有张筠家族为后台,在大唐的十四个大城都有分店,资本极为雄厚,王宝记柜坊总部位于东市,离安西柜坊并不太远。

  但王宝记柜坊的大东主王元宝府宅却位于平康坊,占地三十亩,大唐对商人的限制颇多,比如不准骑马,不得为官,不得参加科举等等,但这也不是绝对,统治阶层为了发展经济,偶然对商人也会宽容,比如贞观年间,颜师古当秘书少监时,便曾经任命富商大贾为校书郎,校书郎一职,地位虽不高,但属清流要职,一般入仕都在举进士之后才有资格担任,又比如武则天主政时,张易之在内殿设宴,邀请蜀商宋霸子等数人入皇宫参与博易等游戏,虽然后来被抨击,但毕竟是进了皇宫,在武则天面前抖了抖威风,商人不仅进入政界,还进入了军界,如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就曾把商人任命为行署衙将。

  尤其开元盛世后,经济繁荣,李隆基对商人也比较宽容,像巨商王元宝本来是没有资格住三十亩地的巨宅,李隆基特批准他入住,他还捐款得了一个上轻车都尉的勋官。

  这天傍晚,东市王宝记柜坊的大掌柜魏晋生匆匆赶到王元宝的府中,他带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他的伙计发现,安西柜坊在秘密搬运物品,每天晚上,大箱大箱的物品运上船,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安西柜坊规模虽然不大,但它独家发行安西银元,因此它已被公认为大唐第二大柜坊,它发生异常情况,魏晋生便格外重视。

  王元宝年约六十岁,皮肤很黑,长得极胖,再加上身材颇高,远望去就像一头巨大的黑熊,虽然其貌不扬,但他却是一个极为精明之人,在奢侈享受生活的同时,又善于大把赚钱,使他始终能财源滚滚,家资巨富不倒。

  而且他极舍得花血本找后台,张筠母亲过七十大寿,他便送了一尊足有一丈高,用极品碧玉雕成的观音像,仅观音的莲花宝座,就用数百斤黄金打造,并耗用五斗上品珠宝镶嵌,价值连城,正是张筠的关照,使王元宝虽然树大,却并不招风,各地官员对他的柜坊都敬畏有加,四年前,李林甫为给贵妃过寿,左藏窘困,朝廷拿不出钱来,李林甫便以朝廷的名义向王宝记柜坊借了三十万贯,后来在约定时间内归还,足见王元宝的影响力。

  王元宝正在一名侍妾的伺奉下,慢慢地喝一碗燕窝粥,听了大掌柜的禀报,他若有思,他也得到了一点朝廷的内幕消息,朝廷在夺取甘、肃两州,已经堵死了安西银元东进之路,据说这是为了朝廷发行八万贯银钱做准备,一钱当五十,这就是四百万贯钱,难道,安西柜坊是为这个而搬运物品吗?

  “你可知道他们搬的是什么吗?”

  大掌柜魏晋生连忙道:“应该是钱财之物,伙计看见有铜钱从木箱里滚出。”

  “那他们去了哪里?”

  “回禀东主,我派人跟踪,发现他们沿漕河出城了,去向不明。”

  王元宝想了想,道:“这件事不要管,安西我们惹不起,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可是我担心朝廷发行银钱,我已从少府监得到消息,新银钱是本来银一铜九,后来铜不足,又改成银一铜六铅三,几乎就是镀一层银,这样的钱还要以一当五十,后果严重啊!我们是不是也要采取对策了。” 魏晋生忧心忡忡道。

  王元宝也很担心,朝廷怎么发行银钱,无非是发给官员做俸禄,或者拿去江淮购买粮食,再就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