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太祖上皇(2)
作者:高月      更新:2019-12-08 20:56      字数:15304
br />
  武蕊娘胆战心惊地将李隆基扶去了偏殿,李隆基刚刚坐下,李豫便在几名侍卫的陪同下快步走了进来。

  偏殿里的光线有些昏暗,李隆基像只千年老蝙蝠,坐在黑暗的角落里,目光阴冷地看着自己的皇孙,这些天,他已经知道了朝中发生的许多事情,尤其安西银元和银角子已经成为大唐正式钱币,大量银元和银角子从西域涌入,已经将开元通宝挤到了角落,这不仅意味着李庆安控制了大唐的钱制,也意味着大量的物资将运往安西,壮大李庆安的实力。

  这让李隆基对李豫十分不满,不满他的优柔寡断,不满他的软弱,不满他对李庆安的让步,他已经在后悔当初立李豫为皇太孙的决定。

  “上皇,圣上来了。”

  鱼朝恩见李隆基没有反应,便忍不住再次提醒他,李隆基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心中生出一丝警惕,皇帝不急太监急,这个宦官有点热心过头了。

  李豫快步上前跪倒在地,“皇孙叩见太祖上皇,祝太祖上皇身体康健,长寿万岁。”

  “起来吧!”李隆基冷冷淡淡道。

  “谢太祖上皇!”

  李豫站起身,今天他是有事而来,但见李隆基态度冷淡,他一时有些踌躇了。

  这时,武蕊娘在身后轻轻捏按李隆基的双肩,手上的力道不由加重了一点,李隆基知道她的意思,便问道:“荣王的近况如何?”

  荣王便是李琬,朔方之乱后,他乘船东逃河东,侥幸逃过了安禄山的封锁,逃到陈留,他原本就兼任河南道观察使,索性就长驻陈留,上书朝廷,他愿继续为河南道观察使。

  李豫恭敬地答道:“皇孙以为六皇叔身体多病,不宜劳苦,便没有答应他再任河南道观察使,希望他能进京养病。”

  “他听你的话吗?”

  “回禀太祖上皇,孙儿已经派人去宣旨,现在还没有消息。”

  “然后呢?”

  “然后孙儿又任命卫尉寺卿张介然为河南节度使,赴陈留上任。”

  李隆基的脸色略好了一点,便道:“张介然只为一介书生,恐怕不能带兵,我建议换一个人。”

  李豫立刻躬身道:“请太祖上皇指示!”

  李隆基半晌没有吭声,最后不再谈此事,话题便转到了李璿的身上,道:“安庆宗不是在长安为质吗?可以拿他去和安禄山交换西凉王,派个得力的人选,这件事要尽快去办。”

  “是!孙儿知道了。”

  或许是还满意李豫的态度,李隆基的脸色又放缓了一点,他见李豫欲言又止,便道:“你有什么事,就说吧!”

  李豫便吞吞吐吐道:“最近有渭南县有数百农户来长安告状,说霍国公主的家奴强占了上百顷良田,打伤了几百农户,这些被强占的土地中,包括了七宝山庄的四十顷上田,孙儿已派人调查,情况属实。”

  霍国公主是李隆基之姊,是在世最年长的公主,被称为长公主,开元八年与获罪的丈夫裴虚己离婚后,便没有再嫁,颇得李隆基的敬重,一直对她恩赐有加,在关中占有大片良田,李隆基的脸沉了下来,什么家奴,分明就是指霍国公主占田,也就是说,李豫想拿霍国公主开刀。

  李隆基本来已经消了的气又冒了起来,冷冷道:“你是当今圣上,要杀谁要抓谁,不就是你的一句话吗?有什么必要向我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