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兵发汉中(2)
作者:高月      更新:2019-12-08 21:00      字数:14732
p; 李庆安长长出了口气,目光复杂地望着湖面,果然被他猜对了,崔涣不肯向他屈服,世家的风骨,他真的领教到了,李庆安拳头渐渐捏紧了,很好,他倒要看看崔家的风骨能硬多久?

  .......

  崔涣也是一夜未睡,昨晚他终于做出了重大的决策,他召集二十余名崔家的重要人物开了一个短会,短会的内容只有两条,一是族祭推迟四个月到新年,其次是他辞去崔氏家主之职,而把它让给了比自己年轻十几岁的崔宁,这就是他最后的决定,宁可崔家败落,也绝不做皇家走狗,李庆安想利用崔家来对付裴家,他不干。

  天边已经有了一线微明,乳灰色的晨雾笼罩在崔府的后花园中,崔涣背着手在花园里散步,此时他的心情十分平静,充满了闲情雅致,他从二十岁考中进士入仕开始,在官场上已经打滚了近四十年,他知道跟上位者共玩权力游戏的后果,或许崔家会一时获利,多有几个崔家子弟能入仕为官,也会有几名崔家骨干进入大唐权力中枢,但以后呢?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旦崔家成为李庆安的走狗,就不会再有翻身之日,那时崔家的风骨,使崔家能挺立数百年的脊梁被打断了,那崔家真的就毁在他手上了。

  不仅如此,目光深远的崔涣更看到了另一种危险,现在是李庆安需要得到世家的支持而上位,而一旦他掌控了大唐江山后,他必然会对世家下手,这一点不容质疑,大唐皇帝从来不会允许世家坐大,唐高宗借武则天之手铲除王家,中宗的韦后倒台后,一度最强势的韦家遭到残酷的清洗,那下一个会是谁?是裴家还是他崔家,这一点,崔涣非常清楚,和李庆安走得太近,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后花园走了一圈,他的意志更加坚定了,李庆安若要清理崔家就让他去,崔家自有操守,几百年来,崔家屹立风雨而不倒,又岂会在乎一次两次的挫折?

  回到了书房,崔涣铺开了一张纸,他提笔沉吟了片刻,便挥毫在纸上写下了‘辞呈’二字。

  天渐渐地亮了,一个消息在朝廷内部迅速传播,礼部尚书崔涣以身体原因辞去了政事堂的相国之职,消息震动了朝廷,政事堂随即召开了紧急会议,会上以表决的方式,接受了崔涣的辞呈,同时政事堂又采纳了裴遵庆的提议,接受门下侍郎崔平入阁,取代了崔涣在政事堂中的地位。

  这个消息着实让很多有心人感到惊讶,崔涣将家主之位让给了崔宁,而他的相位却被崔平得到,这里面是不是有某种不可告人的隐秘呢?但是,随着来长安参加族祭的人都纷纷离开了长安,崔宁私通南唐之罪也不了了之,就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各种猜测也难以维持下去,随后崔家便沉寂了。

  .........

  又过了一天,御史中丞宋藉弹劾汉中节度使李奂私通南唐,已经向南唐效忠,政事堂当即下旨,召李奂入京应对,但李奂却强硬地拒绝了政事堂地旨意,并公开放言:将在外,朝廷旨意有所不受。

  李奂的强硬态度激起了满朝的愤慨,李庆安便正式向政事堂提出了进攻汉中,将对南唐的防御推到汉中一线,这个提议得到了政事堂的批准,并授权李庆安全权策划汉中之战。

  李庆安随即任命安西节度副使李嗣业为征南大元帅,率四万安西军征讨汉中,又命陇州、岐州、凤州等三州分摊后勤,战争的序幕又一次缓缓地拉开了。

  咸阳大营外,四万余安西军将士列队整齐,旌旗招展、盔甲鲜亮,刀戟漫天铺开,俨如黑森林般的密集,李庆安在李嗣业的陪同下,缓缓起骑马从队伍旁走过,这时,李庆安调转马头,面对着数万安西将士,四万安西军阵内鸦雀无声,每一个士兵都抬头凝视着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