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岐州安民(3)
作者:高月      更新:2019-12-08 21:00      字数:16336
  岐王田庄也是重点分田之一,按照属地原则,岐王田庄的五千三百顷土地应该由附近的三千四百多户佃农和一千两百户农奴分掉,有心人立刻算出,这样的话,平均每户将得一顷多土地,这无疑使当地农户狂喜万分。

  尽管唐初均田令中,丁男可得田百亩,但那实际上只是一个额度,平均每户能授田二十亩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当岐王田庄分田的消息传出了,整个升原渠以北的农户都沸腾了。

  偏偏好事多磨,突然又传出消息,五千河北相州移民也将安置在升原渠北,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将当地的农户惊呆了,失落、愤怒、寒心,当地的农户坚决拒绝河北移民到来,他自发组织起了农户武装来护田护家园。

  岐州太守崔宁便是在这种危险的局面下孤身入村庄,与村民谈判三天三夜,最终说服了村民,分一半田给河北移民,并接纳他们在升原渠北安家。

  崔宁的理由很简单,官府从来就没有正式下文将岐王田庄全部分给农民,所谓分田都是农户自己的传言,岐王田庄将一分为二,其中两千三百顷作为分田,而另外三千顷作为官廨田,这次安置五千户河北移民用的就是官廨田,和当地农户无关。

  但作为补偿,崔宁也承诺,若河北局势稳定后,必然会有不少河北移民返乡,届时返乡移民退出的土地官府便不再收回,将分给当地农户,如果当地农户不接受这个方案,官府将不再无偿划分岐王田庄,而是用赎买的方法,由原主人交出当初卖田的钱,将土地赎买回去。

  就在崔宁这种软硬兼使的威逼利诱下,当地乡党最终接受了崔宁的分案,同意河北移民参与分田。

  九月底,第一批两千户河北移民抵达了虢县,他们是来自河北相州的移民。

  升原渠是渭河以北的一条灌溉水渠,几乎横穿整个虢县,长约百里,在升原渠两岸分布着数万顷良田,是虢县乃至岐州的重要产量区。

  天还没有大亮,田野上笼罩着一层牛乳般的雾气,空气中带着一丝寒意,升原渠是一条宽约五丈的河渠,从渭河引水,水量充沛,灌溉着两岸数万顷良田,此时的升原渠也弥漫在一片浓雾之中,雾气中,一队骑兵飞驰而来,约三百余人,为首之人正是李庆安,后面跟着他的三百名亲兵,李庆安虽然带了三千骑兵,但他怕扰民,将让骑兵驻扎在十几里外的一座军营中,他自己只带了三百骑兵,只要能替他传递消息便可。

  他们一行人冲上了一座木桥,向升原渠对岸驰去,不多时,一行人便来到了一条沟渠前,这条沟渠非常重要,眼下正在挖掘,南面是一条小河,叫潘南河,这条沟渠挖通后,就将把潘南河与升原渠联接起来,不仅如此,这条沟渠还将是河北移民与当地农户的土地分界线,以东是当地人的土地,以西是河北移民的土地。

  由于天刚亮,沟渠两边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沟渠由移民负责挖掘,现在还没有开工,两边的稻田都已经收割了,上面铺满了稻杆灰,这是很好的肥料。

  “大将军,休息一下吧!”

  一名亲兵将水葫芦递给了李庆安,李庆安接过葫芦喝了一口水,这时,他见不远处正冒着滚滚浓烟,便催马道:“走!看看去。”

  一行人奔驰片刻,便来到了冒浓烟之处,只见升原渠边的便道上,几户农民正在烧稻杆,从他们的装束,一眼便可以看出是河北来的移民,这几名农民也听到了马蹄声,都回头呆呆地望着从雾气中出现的骑兵,眼中露出了害怕之色,其中三个女人更是害怕地躲在了丈夫的身后。

  见几名农民要跑,一名亲兵便下马跑上去道:“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