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汽车的出现(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2-10-11 14:11 字数:3105
t;/p>
知识代表着力量,杨元钊很清楚未来科技的发展,会是多么的快速,没有一个庞大的基数的情况之下,才能够真不去的诞生各种尖端的人才,推动着整个科技,快速平稳的发展。</p>
杨元钊很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每一个研究员的身边,都跟着大量的助手和学徒,对于这些外国研究员,也没有之前的那种藏着掖着,藏着掖着不能解决问题,首先放开的,就是包头最强的这个发动机领域。现在研究所的这些技术,不是什么特别先进的,抛开了材料上面的领先,其他的设计方面,最多让现在的发动机技术提升一倍,比例虽然很可观,可跟包头新材料和后世的布局方面比起来,还是差了点,包头这边,还占据着绝对的优势。</p>
37名工程师,还有6倍学徒,他们之中,或者是在西北的工科学校之中,经过了2-3年的培养,成长起来的技术学生,或者就是一些聪明懂得知识的技术工人,甚至还有12个从外国留学回来,学习工科的学生,这些,才是未来的,整个中国动力的翅膀的,暂时他们还排不上用场,只能够在外国的工程师的命令下,打打下手。</p>
“杨先生,第一台发动机的样机已经生产出来了,现在,正在试验,你过来看看吧!”一个金色头发的欧洲人,大声的说道。</p>
他是汽油机小组的负责人,他的发动机,也是最成熟的,杨元钊几乎把材料,每个地方所使用的东西,甚至连简单的工艺,也都告诉了他,这不,才3天的时间,就制作出第一个汽油机。</p>
在整个动力实验室的一角,一个看起来很丑陋的发动机,而且是水冷的,正在轰鸣着,汽油在发动机之中爆燃,推动者发动机不停的转动的,看着计数器,杨元钊大声的问道:“马力多少了。”</p>
“极限的马力超过了105马力,现在基本上稳定在97左右。</p>
97,比设计的稍稍差了一点,却已经算是基本上完成了设计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诞生的第一款超过了世界一流水准的工业品,其中多多少少,借助了杨元钊的帮助,使用了不少更高端的材料,可是能够这样,已经算是不错了的。</p>
“已经运转多长时间了?”</p>
大鼻子很高兴的说道:“已经运转36个小时了!”</p>
36个小时,而且是满负荷,满功率的耐压训练,这是欧美很高的数据了,初级的发动机,出问题是很正常的,过去,很多司机,本身也是一个合理的修理工,他们可以在汽车出现问题的时候,立刻的排除问题,修理汽车,连续运转36个小时,对于汽车发动机来说已经算不错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发动机马力强劲,大鼻子有理由相信,把这个强劲的发动机,装在汽车之上,汽车的速度会飞起来。</p>
飞起来到不至于,关键是现在的汽车,恐怕不会比马车好看多少,基本上都是木制的,不到10马力的发动机,就能够驱动多少,这种情况之下,接近80马力的发动机,一定程度上,已经拥有了现代发动机的雏形了,他的出现,必然会生产出更加出色的汽车。</p>
最终,经过了接近20天的连续运转,终于发动机出现了一个小故障,这样的连续运转时间,超过了480小时,相对于后世而言,发动机的可靠性上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对于20世纪初期的现在,已经够用了,基本上在间断的运输之中,要花费一两个月的时间,才会出现问题,最多培养一下司机,对于常见的毛病进行修改,真的大毛病,直接更换发动机就好了,这个在汽车出现的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