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筑路权(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2-10-11 14:11      字数:3184
��因为杨元钊的许多考虑,在各方面都走到了前列,比如高标准的工人工资,社会保障系统,福利住房,加上一些免费医疗,免费入学等等,这些拥有了包头的民心,是包头稳定的基石,可是这些无不是依靠着庞大的资金,德美和杨元钊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投资之中的收益,从矿石之中,直接提取的贵金属和一些特别金属的收益,包头各个企业的属于杨元钊的收益,至于政府的那些收益,只是用在公共投资上面,都不够,更别说支撑福利体系的巨大投入。</p>

  也就是说,从包头独立的成立了政府之后,大部分的福利待遇,都是以杨元钊直接支持为主的,可以说,一旦少了杨元钊的支持,包头的财政会立刻破产的。</p>

  杨元钊不可能无休无止的支持下去,虽然说,以他现在拥有的雄厚资本,再多上几倍西北的人口,也还可以,可是又饿东西,不是钱能够解决的。</p>

  东方鲁尔,现在的包头已经初具规模,一定程度得上,中国比德国大太多了,就面积上,现在包头控制的面积,已经比德国大了,甚至在人口上面的,也比德国多得多,人口可能是中国拥有的唯一优势了。</p>

  可是中国太大了,1ooo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多数的还不是集权的控制的,四万万的民众,要想把这些,都集成一股绳,这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不只是钱这么一方面的问题。</p>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世的历史上证明了这一点,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名义上民国了,民主了,可是最终却走上了军阀混战的道路,这一定程度上,是外国人的阴谋,可从某种方面上将,何尝不是中国人一个人一条龙,一群人一群虫的性格分不开的。</p>

  包头还没有能力,把整个中国并入其中,无论是医保,还是最低生活保障,还是住房保障,包头发达的经济,一旦被4万万的民众落在一起,最终的结果,肯定是达不成,与其这样,还不如慢慢的,稳扎稳打,对于包头而言,时间还有很多,慢慢的发展,把其他的中国地区,当做市场,慢慢的来培养好了。</p>

  杨元钊整理了一下语言,把自己的大致目的,给刘澍讲了一下之后,了解了杨元钊的目的,刘澍迟疑了许久许久,最终,叹息一声,不再说话了。</p>

  总以为杨元钊年轻,看问题有些片面,可是每一次,最终的证明,都是他错了,这一次也是一样,看起来,西北拥有着十几个师,快3o万人的强悍部队,正面一个师可以对抗北洋一个镇,可是军事实力不是万能的,要占据更多的省份,包头需要更大的发展,先把山西陕西和蒙古先消化了再说,按照包头的经验,最多3年,这些地方都可以得到完善的消化,然后夯实根基的,让整个西部这边,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地脊梁,当几千万,甚至更多的民众,团结在包头的周围的时候,最终所产生的威力,绝对是无法想象的,这才是真正的崛起。</p>

  “元钊,你想要要求什么了么?”</p>

  杨元钊平静的说道:“之前我没多想,不过杨度来了,我算是明白袁世凯的意思了,他怕我们了,因为各种原因,我们没办法扩张,既然来了,我会想他要求一件事情,虽然会让他很难受,不过接受下来的可能性很大!”</p>

  “什么事情!”</p>

  “筑路权!”</p>

  筑路权,刘澍的脸上,一阵的迷茫,然后猛然的眼前一亮,筑路权,对于别人而言,或许是一件劳心劳力,甚至连收回成本,也都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对于包头而言,却是一个把自己的影响力的,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