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三龙渔船(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2-10-11 14:16      字数:3211
��出来的渔船战略,却让皮埃尔看到了方向,渔船都是小船,却可以大量的生产小型船坞,他所知道的,中国的渔船还立足于木船,这样只是一个中国,就拥有少则100万吨,多则500万吨的庞大市场,这可是相当于船厂10年,甚至更多时间的总产量。</p>

  这也是皮埃尔的放下对于远洋货船的设计,投身到这里的根本原因,按照技术人员的测算,只是在不影响主要货船交工日期的情况下,合理的利用小船坞和附属加工工厂,可以生产出12万吨小型船舶,整个江南造船厂机器和船坞等的利用率会达到80左右,这样利润率会进一步的增加,相对于小船坞低廉的成本,几乎当年就可以收回成本。</p>

  “我建议你用合理的利润,按照世界主流来算吧!”</p>

  皮埃尔一阵的愕然,世界上的主流,一般是在成本的基础上面,增加30左右,这样的利润,既保证了船厂的必要利润比例和积累,也保证了船价不会太高,以前皮埃尔在江南造船厂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p>

  西北入股江南造船厂之后,无论是机床的效率上面,原材料的性能和价格上面,甚至一些并行工程和技术改造,让成本相对于之前大大的降低了,皮埃尔精通世界主流造船的成本和价格,在把价格降低到了一定的成本区间之后,就不在降低了,到现在已经只有整体售价的三分之一左右,这让江南造船厂获得了巨额的收益,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几乎是顺手的,把价格放在了比世界主流的要第一点的程度。</p>

  明白了皮埃尔的想法之后,杨元钊笑了,说道:“这个渔船关系到我们的一个政策,我保证原料什么的,都以最低的价格,你保持必要的利润就好了,别说是几倍的利润,就30好了,这个足以让你获得足够的收益了!”</p>

  可是,皮埃尔还想说什么,现在船厂的订单很多,只要是生产,肯定会挤占部分的时间爱你的,这对于的船厂来说,是必要的损失。</p>

  杨元钊主意已定,作为大股东的他,在很多时候拥有着决定权,12万吨,总价格可能就在两三千万之间,这绝对不是目前江南造船厂的极限,这种情况之下,不必跟大股东争论,就算是提升生产效率,对江南造船厂的一个有效的补充吧。</p>

  皮埃尔只是迟疑了一下,还是按照杨元钊的命令,把浮起来的价格降低了,还是保持了货船的价格,美金170-200之间。</p>

  这样的数字,可以接受,比之前最少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甚至50吨左右的渔船,价格会保持在8500-10000之间,这个价格,几乎比之前,少了一半的。</p>

  图纸已经定型了下来,三个档次,2500吨以上,800吨的和200吨以下的,分别被命名为海龙级,玉龙级和鱼龙级,特别是鱼龙级,成为了中国生产做多,品种最全,时间最久的一个系列渔船,一直到几十年厚,都拥有巨大的生命力。</p>

  杨元钊也不会让江南造船厂吃亏,这一次从德国带来的小型船坞,2成左右,都放在了江南造船厂之中,200个,总吨位也达到了1万吨级,他们会丰富江南造船厂的生产线,不再是之前,只有单一的货船生产线。</p>

  皮埃尔完成了这个设计,在杨元钊认可他专利权的同时,让他把生产细化下来,保证每一个步骤都较为简单和标准化,只是一个江南造船厂生产渔船,这绝对不是杨元钊愿意看到的,他的目的,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让中国的渔民,完成更新换代的工作,只是依靠江南造船厂太慢了,必须把这个产能扩散出去,上海也好,江南这边的水乡,拥有生产这个小船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