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似曾相识(2)
作者:
十年残梦 更新:2022-10-11 14:38 字数:3176
少21个小组,分别对各自的项目进行评估,衡量,地方上也写了无数的报告,有资格知道这个计划的,都想尽千方百计,想要把地方计划纳入到国家级的计划之中的,可是真正成功的非常少,很多的项目都是公认的,只有少数难以决定的项目,才会用到地方计划,在一定程度上面影响中央的计划。</p>
第二批工程,主要是一些小型的工程,比如说西南地区的小流域水电站,雅鲁藏布江的干线水利枢纽,不可能直接上,那对地址的要求太高了,可是支线的一些合适的地方,却可以修建,西南这边经济落后,高原和大量山地,本身就无法承载规模化工业的,即便是中国工业实力世界第一,也不可能改变自然规律,中国太庞大了,合适的地方太多了,西南地区减少人口,把人员迁移到更加适合的地方,至于本身的高山区域,则以种植植物,保护环境为主,间或进行旅游方面的开发,这些才是西南西区发展的关键。</p>
除了西南地区之外,北部黑龙江,甚至是在西伯利亚的一些项目,已经进入到了前期工作,这些都是瞒不住的,在杨元钊看来,是不是消息传出去了,才让王荣民有了新的想法,之前中组部对于王荣民的考察,想来王荣民也知道,会不会趁着这个机会,投机想要改变中组部的看法。</p>
杨元钊摇摇头,他微微有些失望,如果王荣民是这样的话,那么之前考察就白做了,甚至连目前省长的职务也不适合做下去,一个省级单位,是国家以下的二级单位,在重要性上面也是极高的,一个省的发展好坏,全靠带头人,带头人都采用投机的方法,这对于这个省的发展是危险的。</p>
杨元钊心中是这么想的,可是却把文件看下去,王荣民毕竟是上过他计划的人,哪怕是否决了,也需要看完再说,仅仅凭借一个标题,就否决一个人,这不是杨元钊会去做的,在他的印象之中,王荣民没有这么的肤浅,说不定里面另有玄机。</p>
果然,翻开正文,在第二页就简单的介绍了这个计划,跟他想的,在中南半岛之上的内河运河不同,这是一个运河,但是却是一个跨海运河,是一个联络两个大洋的水利枢纽,在大陆上面,比较适合的地方,开挖联络两个大洋的运河,似乎在19世纪,成为了一个热门,很多国家都在寻找,不过目前而言,只有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等少数,克拉运河居然也是这样的,这是中国和杨元钊所没有想到的。</p>
一个跨海的运河,节约航程,单从这个创造性上面,就一举的扭转了杨元钊的想法,能够从这样的高度看待问题,哪怕不值得投入,这种全局性的眼光,已经证明了之前杨元钊对于王荣民的看重是没有错的,这样的国际化全局性的眼光,整个中国有几个的。</p>
接下来杨元钊看文件的速度,开始慢了一点,更多的不是审视,是认真的观看,希望从中间看到亮点,文件下面的,让他惊喜,王荣民的行文很适合后世的行文方法,都是以事实和数据的来说话的,显然王荣民进行了很深刻的调查,用详尽的数字,各方面的调查也相当的深入,即便是杨元钊,也不得不赞许一句,王荣民干的漂亮,最关键的是,所有的数据都是在说明运河的好处上面的,比如说每年可以吸引多少的船舶到来,节约到少的经费,并且可以借助着这个航运,所获得的好处。</p>
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提案,王荣民居然有这样的国际化的眼光,这多多少少有些出乎杨元钊的预料之外了的,这么一份计划,给了他一个熟悉感的,似乎在哪里见过。</p>
杨元钊作为中国的实际控制者,他的记忆力相当的好,如果这个时代,曾经有人提起过这个计划的,甚至是上到中央这个程度,绝对是一个轩然大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