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九章 对俄阳谋(2)
作者:十年残梦      更新:2022-10-11 14:40      字数:3121
�支持,除非他能够的迅速的融入到俄罗斯人民之中,否则的话,手头上的这股力量,会越打越少。</p>

  不是斯大林不想用布尔什维克主义,吸引这些民众,可中国用的是阳谋,他用实打实的东西,证明了,只有在中国,才能够过得上更好的日子,回到俄罗斯,必然会遭遇到不幸的,中国已经以强大的实力,挡住了俄罗斯的攻击,他们过的很幸福,如果能够成功的融入到中国的生活之中,他们会过的更加的幸福。</p>

  越是接近包头的地方,民众的收入越高,工作机会越大,一些原来有一定手艺或者是职业技能的俄罗斯人,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工作,薪水是在原来俄罗斯境内的10倍20倍。</p>

  欧洲人,本就对家乡的概念不是特别的清晰,没有说故土难离的做法,对于普通人来说,良好的收入,安逸的环境,是最正常的想法,这一点对于在中国呆了超过一年的外国人而言,这样的事情都是轻而易举的。</p>

  一直以来,天朝上国的名头,一直都挂在中国的身上,中国在强大的时候,拥有一切包容的品质的,虽然中国崛起的时间,不过是几年的时间,甚至对外作战才两三年,可是结果是极为辉煌的,从西伯利亚到东南亚,再到澳大利亚,转眼间,俄罗斯世界领土第一的名头,就被的中国所取代,中国控制的都是精华的土地,没有任何的后遗症,周围也没有比较强大的势力。</p>

  中国已经实质性的崛起了,既然已经崛起了,看待这些外国人的心态也平和了起来,特别是一些高级工作的外国人,杨元钊很清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之中,这些高技术的外国人,会成为中国的基础,这些外国人在用自己的力量,为中国在添砖加瓦,这种情况下,如果周围的民众对他们的态度是恶劣的话,受到损失的就是中国。</p>

  杨元钊通过义务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学生,他们目前还无法走上真正的一线,在杨元钊看来,必须要扩大教育,中国目前高校容纳的人数,相对于高校的规模来说,并没有满负荷的,所以为了让的发展底蕴更加的坚实,为了让中国发展的更快,中国采用的是教育优先的方法。</p>

  可是总不能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教育上面,其他的一线行业,制造业和工业,需要的人才更多,如何掌握好这个平衡,中国选择是是从国外进口,德国的这些俘虏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在西北做苦力的,尚且不说,他们真的被排挤了,破坏力不大,可是高级工程师,专业人才,就是必须看中的,谁没有几个亲戚,特别是一些无法取代的高级人才,必须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p>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在清末的几十年时间之中,中国被打到了谷底,压制的相当的厉害,外国人几乎成了特权阶层,可是新中国的成立迅速的扭转了这个局面,在大量外国战俘进入中国之后,中国又加强了这些方面,以天朝上国,海纳百川的精神,接纳这些外国人,当宣传领域,很是进行了一番的宣传,最终的效果不错,历史的上面的记载,还是很能够拿住中国人的人心,或许在少数地方,还有歧视外国人的现象,可是整体的形式,对于外国人还是接纳的态度。</p>

  这些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任何人,都对家乡,充满了感情的,特别是外国人之中,他们也是如此,毕竟,美国这样的国家就是移民的后代,虽然他们是去了家园,可是他们的家庭,他们的亲属,在中国团聚了,就拿比利时和法国为例,基本上大部分的国民都被德国人送到中国来了,普通人还是劳动的待遇,可是大部分高级人员,他们都是得到保证的,进一步的借助着各种的条件,收拢他们的心,让他们逐步的向中国靠拢,甚至加入中国国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