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名利双收动京华(3)
作者:府天      更新:2021-01-20 07:56      字数:6269
��腾舞,以及王毛仲长子王守贞失手险些伤着京兆杜十九郎,也是传得沸沸扬扬。身为当事人之一的窦十郎自是名声大噪,本就在长安大名鼎鼎的王维更是接到了各家王侯公卿邀约,就连张简亦是第一次时来运转,毕国公窦希?便亲自见了他,其余高门行卷竟也一帆风顺。

  只有杜士仪却托辞以身体不适,再未露面,可他送去宋王宅和岐王宅的两份相同乐谱,却让这两位爱好音律的亲王大为振奋,待到发现曲谱未完,宋王岐王几乎想都不想就遍召乐师演习,待到杜士仪再次命人送去后半曲的曲谱,已经是旬日之后的事了。

  而就在这旬日之内,长安西市千宝阁的斗宝大会终于正式开始。尽管有高品官不得入东西市的规矩,但那些只是得了出身并未正式出仕的贵介子弟,自然并不在限制之列。如爱好乐器音律的窦十郎窦锷,爱好珍宝的邓国夫人,喜好那些名贵香料顺带收藏香方的冀国公窦希球之子窦六郎,这些属于外戚;如源乾曜的侄孙源光乘,姜皎的儿子姜度,这些属于贵介;而关中韦杜柳薛诸姓,以及擅长书画音律等等的各方才俊,无不亲自抑或让心腹到场观瞻。

  说是斗宝,实则每一天每一轮都会有同类各种宝物一块争奇斗艳。这天第一轮登场的十数件羊脂玉中,有大有小,有依照天然形状巧夺天工,也有请知名玉匠细细加工,最终一块被奉为今日玉王的无暇美玉,通体半点瑕疵也无,且形状犹如寿星翁,一时引来赞叹不绝,最终以三千贯高价花落冀国公窦家,一时那位千里迢迢从西域带来这一方宝贝的胡商笑得连嘴都歪了。

  眼看着前头斗宝大会上,金玉玩器如同流水一般展示而过,多少都能找到好买主——当然,随同珍玩附赠的附带添头,也让这些公卿显贵们心满意足。这也是斗宝大会的精髓所在,否则若真的一味抬价宰客让这些权贵们恼将上来,日后生意如何做——窦锷却是满心还在惦记着杜士仪那把逻沙檀琵琶,然而,好歹相交一场,杜士仪又帮了他大忙,让他和窦家子弟在日前豆卢贵妃的寿宴上出了一回风头,他总不能还去夺人心头爱物。因此,他微微蹙了蹙眉,却是闭上了眼睛,随口对旁边的僮仆吩咐道:“看有什么好乐器再叫醒我。”

  他这一打瞌睡,待到被身边僮仆推醒的时候,竟是险些闹不清此刻身处何地。等到真正清醒过来时,他才一下子坐直了身子,因问道:“是乐器了?”

  “郎君,刚刚千宝阁主人刘胶东亲自来见,说是今天这几场并无珍奇乐器。”见窦锷登时大怒,那僮仆连忙解释道,“听说宋王和岐王都命人吩咐过,如有真正好乐器,立时送上他们那儿去!”

  “真是……白来了!”窦家虽豪富显贵,但窦锷怎也不至于去和两位亲王争抢,顿时满脸晦气地站起身,竟准备就这么回去。可他才打起面前的纱帘要顺着围廊下楼,突然只听场中一直亲自主持今日斗宝的刘胶东含笑说道,“今日斗宝最后一项,却是文人雅士最爱,文房四宝!只不过,平日常见的越窑瓷砚,虢州陶砚之外,尚有远自广东端溪而来的端溪石砚,京兆杜十九郎亲自绘图令人雕琢,不但如此,更有杜十九郎采古法所制草堂十志墨。更难得的是,东都张大家曾以一把价值连城的逻沙檀琵琶,换了一方端溪石砚,并草堂十志墨一方。”

  “咦,今天杜十九郎也要掺和一脚?且看看如何。”窦锷立时改变了主意,却也不回座位,竟是就这么凭栏看起了热闹。

  此前杜士仪携了那琵琶到千宝阁时,曾经言说过此事,那会儿固然有人不信,但那琵琶却是所有人亲眼所见,如窦锷这般喜好乐器的不免都深幸他的好运。此刻这些让张旭肯以宝物相易的好东西突然拿出来,一时间自然引来了众多人的兴趣。而刘胶东见气氛竟颇为热烈,立刻不失时机地命人展开手中那条横幅,但只见张旭那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