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喜庆年节,盛世气象(2)
作者:
府天 更新:2021-01-20 07:59 字数:3072
……”前途也有门荫担保,他那叹苦经也就吞了回去,冲着杜十三娘摇了摇头后,他便转头对杜士仪说道:“省试你竭尽所能就行,今次之事已经闹大了,别人固然虎视眈眈想要争先,却不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以,你只需以不变应万变,其余的事情,到时候我让你看一场好戏。”
“是,多谢老叔公的教诲。”
“别的我就不多吩咐了,我相信你能不负所望!”
开元八年元日,一场瑞雪之中,皇太子李瑛行元服礼。次日李瑛谒太庙后,近年来一直居住在大明宫,少有御太极宫的李隆基大会群臣于太极宫太极殿,各按官品颁下了赏赐,一时自然让这一年的新年更多了几分喜气。须臾便是元宵,自唐初起道教被奉为国教,因而正月十五作为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的诞辰,道教称这一日为上元节,朝廷民间也多半不称元宵而称上元。从上元节开始,满城照例大放三日花灯,在这金吾不禁夜的大好喜庆气氛中,杜士仪自然也不能免俗,这一晚带着杜十三娘和竹影秋娘,再加上赤毕和刘墨等几个从者跟着,就连田陌也被他拉了出来。
果然,除了农事和书房,大多数时候都宅在家里的田陌第一次见识到长安城这上元节时的胜景,只觉得眼睛都转不过来了,东张张西望望,什么都是好奇的。要不是杜士仪特意让刘墨跟着这肤色黝黑的小子,也不知道人会被汹涌的人潮冲到哪里去。
一年到头统共只有这三天不在夜禁之内,但只听四处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那些火树银花的灯楼灯轮灯树前,也不知道围了多少人。往日街头就时常得见的那些大家仕女,眼下这会儿更是毫无顾忌地带了仆婢当街策马而行,个别矜持坐了牛车的,和路过的熟人谈笑时,亦毫无顾忌。
与杜士仪策马并行的杜十三娘在这等普天同庆的日子里,自然显得极不显眼。而既在马上,总比那些行人看得高看得远些,杜十三娘搭着凉棚放眼远眺,突然嚷嚷道:“阿兄,阿兄,那儿在拔河呢!”
其实又何止拔河。灯楼下耍百戏的,载歌载舞的,各色艺人云集,其中不乏那寒光闪烁剑气逼人的剑舞。然而,所有这些都比不上西市门口,那一座广二十间,高百五十尺的巨型灯楼,就只见上头彩灯无数,璀璨光耀,也不知道引来了多少赞叹和惊奇。杜士仪便和杜十三娘驻足观赏了许久,却只听旁边的人群中有人大声说道:“这可是圣人命人特制的灯楼,摆在这儿以示与民同乐,普天同庆!”
“如今天下太平,这才有如此景象……”
“这才是君明臣贤的盛世气象!”
在这种各式各样的议论声中,杜士仪见人流渐渐多了,少不得拉过杜十三娘身下坐骑的缰绳,示意她跟着自己折往别处。然而,尽管这一夜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可毕竟不如后世四处灯火通明不虞路途拥挤踩踏,为防人多出事,他不得不带着杜十三娘和随从人等往人稍微少些的地方走。当他们一行人在一家地处稍稍偏僻的坊中酒肆吃了些夜宵,继而又出来时,此时已经接近子夜,那无数彩灯之中,随风却是还飘来了一阵乐声和歌声。
“是岐王宅中的乐师出来了!”
上元之日,诸王贵主之家,各出乐师马上巡游,以相竞夸,这几乎是不成文的惯例了。而对于喜好音律著称的岐王来说,别的风头不能出,这样的风头却一定要争个第一,就只见众人纷纷让开的那一条通道上,头前四匹马打着亮堂堂的琉璃宫灯,而后头马上则全都是锦衣华服的乐师,有的操琵琶,有的吹箫吹笛,有的于马上敲击羯鼓,但最引人注意的,却还是当中一辆敞篷牛车上,站着的那个身拥重裘启唇高歌的一个歌姬。那婉转动听的歌声在夜空中激荡开来,竟是连原本喧嚣的人群也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