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长安不安天下乱(2)
作者:
府天 更新:2021-01-20 08:09 字数:3140
�派了杜士仪来京兆府廨提人犯,却是没有给一兵一卒,所幸孟温礼知道如今京城人心不安,几乎是把能抽调的差役全都抽调了随行押送。即便如此,当一行人出了光德坊京兆府廨,上了安化门大街时,看见这一大批带着桓械,又用长绳串起的犯人时,仍然引来了众多的围观百姓。尤其是不知是谁嚷嚷了一声,“这便是前几天夜里的逆党”,一时更是四面一片哗然。就在这乱哄哄的时候,孟温礼特意派来的一个大嗓门差役便陡然大吼一声。
“诸位乡亲父老”在京兆府廨于这种宣读榜晓谕百姓的事于得多了,那差役驾轻就熟,一声吼出来,距离他比较近的杜士仪只觉得耳膜嗡嗡作响,连忙不露声色后退了好几步,而四周围也很快就安静了下来。这时候,那差役方才清了清嗓子,大声把背诵好的说辞流利地复述了出来。
“圣人令河南尹王府君和左拾遗杜十九郎前来长安,审理逆党安抚民众定然不屈不纵,让长安城中恢复往日平安喜乐然则犯人归犯人,若有私自接近掷物者或私语者,以通逆论处”
这些天满大街不是兵士就是差役,各种传言比比皆是,如今听得这话,在最初的寂静过后,一时又是好一阵议论纷纷。可围观归围观,起初那些起哄似的打算丢些烂菜叶臭鸡蛋的百姓,听了这通逆二字,不得不偃旗息鼓,甚至避如蛇蝎地往后退了退,一时间,一行人得以顺顺当当地通过,即便围观者始终很多,可在那大嗓门差役一遍又一遍地晓谕下,直到把人犯押进皇城,自始至终就没有出过半点乱子。
即便如此,杜士仪仍是不敢掉以轻心。把人押进了大理寺,由大理寺官员苦着脸来办了移交手续,又去见了早就从尚书省移步此处的王怡,他还想把孟温礼提到的那些话婉转陈情一番,却不想王怡根不等他开口便淡淡地说道:“杜拾遗一路也辛苦了,此处有我就行了。你若是还能撑得住,不如带人巡查全城,以免再有逆党遗漏,抑或是趁机作乱”
这句话的言外之音,杜士仪哪里会听不出来,王怡想要乾纲独断,不乐意他在旁碍事插手
杜士仪一动不动地看着王怡,见其神色渐渐转冷,仿佛他若是不从,便要以官职相压,他便拱了拱手道:“谨遵王大尹之命就是。”
等到出了大理寺,杜士仪回头看了一眼这座官署和卫尉寺等一众衙门同在一处的官署,盘算良久,最终径直转去了尚书省。尽管他从万年尉转迁左拾遗,并未有机会在此地为官,但他在这里试过省试,过堂拜宰相,又有好几个相熟的亲友在六部任过郎官,少不得盘算着能不能在这里找个相熟的人问一问具体情形。果然,他才刚踏入尚书省大门,就听见有人开口叫了一声。
“杜拾遗”
杜士仪循声望去,见匆匆上来的是一个书吏,依稀有些面熟,他少不得在记忆之中快速搜索了一番。当人快步来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便若有所思地说道:“两年前都堂省试,我记得门前便是你……
只是当初见过一面,那书吏从亭长升了书令史,却没想到杜士仪还能记得自己,登时眉开眼笑。他连忙躬身行礼,随即便低声说道:“是王郎中让我来见杜拾遗。若是晚间杜拾遗有空,不妨到光德坊王宅相会。”
王郎中?杜士仪起初先是一愣,随即醒悟到便是崔小胖子的父亲,如今已经升任了兵部武选司郎中的王卿兰。醒悟到王卿兰此次也是尚书省留守的官员之一,他心领神会,当即点了点头。而那书吏亦是恭敬地自陈姓名陈锋,如今在兵部任书令史,跟着王郎中已有数年诸如此类云云。对于那一夜的逆贼作乱,亲身经历的他至今仍然心有余悸,事无巨细地对杜士仪描述了好一番,末了不禁又打了个寒噤。
“杜拾遗,真不是说瞎话,那会儿我吓得魂都没了,那样的火光,那样的喊杀声厮杀声,简直让人想起了当年……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