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荐友得傧相(2)
作者:府天      更新:2021-01-20 08:20      字数:3219
�么,而许公之处,幸好因为当初入蜀时的一番偶遇,总算能说上几句话。至于贺礼部徐学士,那都是当初我在丽正书院时共事过的前辈,为你美言一二,也只是举手之劳。若无你那雄浑诗文,我就是再多言一万句也是枉然,既是惺惺相惜,少伯兄就不用多提谢字。”

  源乾曜笑眯眯地看了杜士仪一眼,这才和蔼地说道:“看少伯形状,心情恐怕激荡难言。如此,我那后院正有莲花开得好,你去赏玩赏玩,回来时口占一首诗如何?”

  王昌龄知道自己这会儿若是置身书斋,确实一定会浑浑噩噩无所适从,源乾曜为自己这般开口解围,他立时起身应是,随即告退而去。他一走,源乾曜就指着杜士仪道:“你啊你啊,官还不大,提携友人却是不遗余力,一面之缘便能做到如此,这还真是少有”

  “源相国等诸位前贤还不是一样提携后进不遗余力?”杜士仪笑着奉承了一句。

  “那你就不为你家妹妹的妹夫王夏卿,求一个美职么?”

  “他制举高第,立时便可释褐授官,何用我多事?”

  “所以说,你算得实在太精”源乾曜想起当初自己在京兆尹任上,还为了杜士仪惹出来的那么一场惊天动地的大官司而焦头烂额,转眼间杜士仪便已经历四任官,进了七品,不禁有些感慨万千。再想想李元悄悄递来的讯息,他踌躇片刻便开口说道,“君礼,我和朱坡京兆公颇有些交情,你取中制头是在我任上,为左拾遗又是在我属下,如今你已经为官六载有余,官居殿中侍御史,我与京兆公书信往来时,也叹过他慧眼如炬。”

  “多谢相国夸奖。”

  “所以,如今有一个机会。李元想荐你调入中书省为右补阙,你意下如何?李朝隐从前人望颇高,但如今为御史大夫,朝中风评却不过尔尔,而且据说他如今拘泥于细务,上下不胜其烦,想必你呆在御史台也不会觉得舒心。而且,御史台、刑部、大理寺,这三处历官太久,未免会为人视作为法吏,自然比不上你由拾遗而补阙,历任中书门下两省,文采之名便可深入人心。怎样,你意下如何?”

  杜士仪登时惊讶万分:“这是李相国之意?可不瞒源相国说,我之前随李大夫在政事堂见到李相国时,还是第一次直面。”

  “李元这人还算是好相处的,至少比杜暹好相处。”源乾曜很直接地评判了另两位宰相,又笑着说道,“当然他不是单单的激赏人才,你知道就好。

  对于如今的顶头上司御史大夫李朝隐,杜士仪谈不上什么好感恶感,李朝隐对他属于不冷不热,挑报告的刺不少,交给他的事也不少,如今御史台已经没了一个熟人,郭荃的调任几乎就在眼前,他想了想便点点头道:“既是源相国抬爱,我从命便是。”

  见杜士仪明白这是自己的意思,源乾曜便笑容可掬地点了点头:“好,那我回头自会对李元言语一声。”

  之前源乾曜就赐婚之事见过杜士仪,如今又敲定了这样一桩调动,他心情颇好,自然而然就笑问起了杜士仪的婚事进展。得知聘礼已经备齐,如今正在粉刷长安宣阳坊的私宅以及位于樊川杜曲的老宅,就连家具等等也都早就预备停当,他不禁打趣道:“不愧是拖到现在才成婚的人,竟是早就万事俱备等着陛下的东风了。对了,加上今天的王昌龄,你这傧相人选应该已经有好些人了吧?”

  杜士仪被源乾曜这么一说,不禁屈指算了算,崔俭玄和王缙是早早就和他说定的,裴宁回不来,但卢望之是肯定要来的,此外崔颢最喜欢凑热闹,姜度当仁不让,窦锷恐怕也不能撇下,王翰却因为被贬身在汝州而极可能没法参加婚礼,王维正在老家,韦礼还在成都令任上,张简身在蜀州,即便不算王昌龄,这就至少有六人了。若是还有其他京兆府等第的科场同年在京,人数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