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当时年少青衫薄 第七百零一章 辞谢赐官,惠妃之请(2)
作者:府天      更新:2021-01-20 08:31      字数:3365
��窦锷和在太常寺挂了个职的姜度一样,好歹也是个太仆少卿,他耸了耸肩之后,便用掩不住殷羡的目光看着杜士仪,“杜十九真是得天独厚啊,一步一个脚印,不过这十几年,竟然已经挤进了大唐最有实权的那个圈子。遥想当初他在我家里头观胡腾舞而当场赋诗的那时候,谁能想到他有如今的成就?”

  “是啊,谁看得出来呢?”姜度想起自己那时候就是搅局的人,不禁也为之莞尔,但对于窦锷的猜测,他却笑吟吟地摇了摇头道,“那我就和你赌,倘若陛下真的因为今日杜十九带了这张兴来,而他又在马球场上表现绝佳而颁赐官员,此人必定会一口回绝”

  “回绝?”窦锷有些不可置信,“听说这张兴出身民户,三代以内不曾有人出仕,可以说是无资的白身,这样天大的好机会,他会往外推?”

  然而,在李隆基对于今日张兴在场上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依样画葫芦赏赐了一匹良驹,又许以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之职的时候,张兴果然立时长揖谢绝道:“陛下厚爱,臣不胜惶恐。然则臣籍籍无名之辈,今日只因为在御前一场马球得胜,而得左金吾卫仓曹参军一职,旁人必定会觉得此又为斜封悻进之门。臣拜领陛下所赐良驹,然赐官不敢领受。臣随杜中书进京,是为了苦读经史,踏踏实实再磨砺几年,将来报效大唐,并不是为了一时骤贵”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而且大见志气,李隆基不禁为之大悦:“好,好杜君礼所荐之人,果然亦是风骨独到。朕收回成命,再赐你集贤殿新编的书二十卷,以嘉你向学上进之心”

  “多谢陛下”这一次,张兴是真正喜笑颜开了。他恭恭敬敬地拜谢之后,这才退下。可他还来不及舒一口气,就只见姜度和窦锷立时围了上来。

  “陛下可曾赐你官职?”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问出了同一个问题,张兴一愣之后便坦然说道:“陛下确有此意,但我甚为惶恐,不敢领受。”

  话音刚落,他就只见姜度对窦锷摊开了手:“窦十,我赢了,你手里的那条金丝牛皮混编的马鞭给我”

  “就你狡猾”窦锷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不情不愿交出了手中的马鞭,这才看着张兴,恨铁不成钢地说道,“陛下赐官,不用历经吏部铨选,这是多少人想都想不到的,你竟然会傻到往外推?唉,这真是……”

  而杜士仪眼看张兴抵挡住了送到面前的诱惑,心里仅存的唯一一点担心也为之烟消云散。他特意把张兴带到御苑来顶替打马球,并不是为了让其一鸣惊人就此出仕——没看崔俭玄就因为捣鼓了一个马球赛,都一直被人称作为马球参军,更何况崔俭玄好歹还是赵国公之子,正经的清河崔氏嫡脉,而张兴却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这今后为官,名声还要不要?所以,当李隆基在目送张兴下去后,又赞叹了他两句目光精到,他少不得谦逊连连。

  由于这一场比赛实在是精彩纷呈,持续的时间又长,李隆基到底没有那么年轻了,说了几句话便站起身来到后头去更衣。

  而天子这一走,武惠妃便笑吟吟地看着杜士仪,突然出口问道:“杜中书,先母和河中杨氏虽已经是远亲了,但还沾亲带故,听说你之前在成都时收录在门下学习琵琶的女弟子杨玉环,去岁因父丧赶回了蜀中,近些日子就要到洛阳了?”

  李隆基这一走,武惠妃便立时单刀直入抛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杜士仪登时心中一紧。他一直都知道,玉奴只是小丫头的昵称,如果可以,他恨不得永远不去想及她那杨玉环的本名。然而,玉奴已经料理完其父杨玄琰的婚事,不日就要到洛阳的消息,他确确实实不知道,此刻意外之余更多的是异常复杂的心情。

  当着武惠妃的面,他立刻惊异地瞪大了眼睛:“惠妃此问,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和杨公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