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机户()
作者:
克里斯韦伯 更新:2019-12-31 14:10 字数:6018
“不错,可这与你来江南又有什么相干?”唐顺之问道。
“荆川先生,松江、湖州、苏杭皆在江南之地,我大明有丝、帛、棉布的地方多得是,为何其他地方所产皆不如江南的呢?”
“想必是水土的原因吧?”
“恐怕未必吧?”周可成笑道:“荆川先生应该知道春秋战国时江南乃是吴越之地,当地人断发文身,何尝以蚕桑闻名的?这里的丝帛胜过中原至少得等到唐末以后,棉布更是要等到前朝中叶之后的事情了。若是因为水土,难道短短数百年功夫,水土就变了不成?”
“这个——”唐顺之这下被周可成问住了,他想了会问道:“愿闻其详!”
“因为分工!”周可成答道:“古时男耕女织,女子手织的纱布除去缴纳朝廷的捐税,便是供家人身上衣着,至多也就是在附近的集市上出卖,换点油盐杂货。就这点活计,不足以让妇人一心来做,即便有心灵手巧的,大多数时间还是的忙于家务,做些杂事!”
“这与绢布的好坏又有什么关系?天下人不都是这样的吗?”吴伯仁好奇的问道。
“吴公子这话可就错了,你来江南这么久,难道没有听说过机户吗?”
吴伯仁还有些莫名其妙,唐顺之却已经有些明白了,所谓机户指的是中国古代专门从事丝棉纺织业的手工业者,封建统治者专门将其列为机户,属于匠户的一种,与普通农户区分开来。从宋代开始,在纺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十分普遍。来自福建的吴伯仁,自然就不如常州人氏的唐顺之清楚了。
“周大掌柜,你的意思是因为机户,所以江南的丝棉才胜过他地?”
“不错,你想想那机户世代从事这一行当,若是有什么改进之处,便可相互学习,传承到下一代。而普通农户闭门造车,哪怕是有一两个心灵手巧的,又如何能比得过机户世代的传承?”
“可是机户并非江南一地才有,为何其他地方所处的丝棉不如江南?”
“想必是江南水路纵横,利于将纺织出来的布匹行销各地,而且有江湖之险,少有战祸吧!”
“大掌柜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唐顺之点了点头:“可是那与你来江南有何关系?”
“自然是有关系的!我想招募一些机户,将他们迁到福建,开一个大的纺织厂!”
“这,这个,用不着这么大费周章吧?”唐顺之一愣,在他看来虽然当时的机户还受到官府的xiàn zhi,没有完全的人身zi you,周可成迁徙这些机户也是违背了朝廷禁令。但当时倭乱四起,很多地方水陆交通断绝,原料无法运入,商品无法运出,很多机户早已衣食无着,沦为乞丐,甚至挺身为盗。官府为此已经头疼到了极点,周可成要是真能招募走一批人倒是件好事了。
“荆川先生看来也许是小事一桩,在周某看来却是天大的事情。我也不瞒你,倭国每年需要的松江上等棉布就不下数万匹,若是这次的事情成了,仅仅倭国一地便能获利白银数万两!”
“那第二桩事呢?”对于周可成口中吐出的利润数字,唐顺之倒是并不太在意,在他看来说几万两银子固然是一大笔钱,但比起东南正在进行的平倭战争来说就算不了什么了。也就是周可成这等商贾之徒才把这种小事放在第一个说,唐顺之内心深处对其也多了一丝鄙夷不屑。
“第二与第三件事情其实是一件事情,都是剿灭徐海、汪直为首的海寇。”周可成停顿了一下,举起右臂向西指了指,又向东指了指:“只不过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