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豆油(3)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45 字数:13246
; 李阔海眼睛却睐了起来。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
往年一斗黄豆不足五十文钱,即便今年,一斗黄豆也不足六十文钱,若是黄豆能榨油,出油率能达到一成半,每斤油成本将会下降到五十几文,整比麻油成本少了近三十文钱。
油不是镜子,它是走量的商货,一斤三十文,一万斤便是三百缗的收益。
他有些不大相信,不过试验一下,又能花多少钱呢?
出了李家,梁小乙也不大相信:“昌郝,黄豆岂能榨油?”
“小乙哥,岂止黄豆,能榨油物事有很多,只能说,眼下用黄豆榨油,收益乃最高也。”
“真能榨出,吾等也可以榨。”
“吾等是能榨,然无成本,仅能用小作坊榨,随之如卖油翁一担担地挑于京城出售,此种收益不要也罢。”
学习李阔海开办大油坊,会有很多问题的,不仅仅需庞大的成本,大规模榨油,油卖给谁?或许有办法吧,可是一品富贵的任务条怎么办?
“小乙哥,劳烦汝回去将义父与四大父请来,其他不用说。”
“刘四根会来?”
若是刘昌郝请刘四根来可能会花很大的代价,但李阔海喊他来他岂敢不来。
梁三元、刘昌郝的四爷爷与刘四根来了,一个壮汉,面相生得到是不错,笑咪咪的。
“昌郝,恭喜哪。”
梁三元也误会了:“狗子,汝真欲娶李家小娘子?”
娶李家小娘子,如果不在乎她的外貌,通过两次观察,也未必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这些都是过去式了,刘昌郝看着花谷久,小白脸,带着阴邪的笑容,穿着彩绸长袍,摇着竹扇……那不叫竹扇,而叫倭国扇,仅是一眼,就使刘昌郝想到了一个人,《金瓶梅》里的西门庆。
ps1:庄季裕《鸡肋编》谓“油通四方,可食与然者,惟胡麻为上,俗呼脂麻,言其性有八拗,谓雨暘时薄收,大旱方大熟,开花向下,结子向上,炒焦压榨才能生油,膏车则滑,钻针乃涩也。而河东食大麻油,气臭,与荏子皆堪作雨衣。陕西又食杏仁、红蓝花子、蔓菁子油,亦以作灯,但粥,以熏目以致失明,今不闻为患。山东亦以苍耳子作油,此当治风有益。江湖少胡麻,多以桐油为灯,但烟浓污物,画像之类尤畏之,沾衣不可洗,以冬瓜涤之乃可去,色青而味甘,误食之,令人吐痢,饮酒或茶皆能荡涤,盖南方酒中多灰尔,尝有妇人误以膏发,粘结如椎,百治不能解,竟髡去之。又有旁毗子油,其根即乌药,村落人家以作膏火,其烟尤臭,故城市罕用。乌柏子油如脂,可灌烛,广南皆用,处、务州亦有。”
这里记载了十一种植物油,能食用的有胡麻油(芝麻油)、大麻油、杏仁油、红蓝花子油、蔓菁子油(菜籽油)、苍耳子油。用量最大的是麻油,沈括说北人喜麻油,不问何物,皆用油煎。
豆油的出现是在明朝,天工开物里面记载,凡油供馔食用者,胡麻、菜服子(萝卜籽)、黄豆、菘菜子(白菜籽)为上,苏麻、芸台子(菜籽油)次之;茶子次之,苋菜子次之;大麻仁为下。红蓝花子油、杏仁油、苍耳子油化为坚果中药,已经出局了。清朝又出现了花生油,棉花籽油,橄榄油。萝卜籽油、苋菜籽油、白菜籽油、苏麻油、大麻仁油因为产量问题再度出局。
ps2:1宋升=670毫升,1宋斗=6.7升,黄豆堆积密度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