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贫瘠的四等以下耕地。
方波又眺望着远处:“汝村人在开荒?”
开荒?
坡地正常情况下有开发价值的得符合两个条件,离水源不能太远,否则不易浇灌,高低悬差不能太大,否则不易平整。
即便符合这两个条件,平整后还要勤施多施肥料,此外,别看它们贫瘠,却长着许多顽强的野草,前几年仅是一个野草便会让人吃不消。也就是平整后,得花费许多人力与肥力,经过数年耕耘,才能变成正式的熟田。
有平整价值的,两个村子也基本上平整出来,除非花很大很大的代价,才能改造成良田。
像这样烧荒式的开荒,仅是一种赌气行为,到了明年,又能种什么。
然而也不是刘昌郝将地收回来,刘梁村便没有日子过。种花种瓜的不要想,可是当年刘昌郝祖母已经做了很好的示范,植桑。许多人嫌桑树生长慢,需好几年辰光才能有所收益,有收益快的,你得有那技术啊。有人也植了,又施不得肥料,或者下不了身体不去精心管理,桑树还是长不起来。
其实只要想想村子里植桑成功的为什么会成功,植桑失败的为什么会失败,并且当年鲁氏私心不重,乐意向乡亲传授技术,那么只要用一点心思,付出一些努力与耐心,以及黑水河之便,不用每家有七八亩桑园子,那怕只有三四亩桑园子,整个村子生活条件立即得以改善,何需那么多耕地?
想到这些,刘昌郝都懒得回答。
转了一圈,方波与刘昌郝重新回到刘家,他又津津有味地看着各个孩子在做鞭炮。
“刘小郎,其是火药?”方波有些不确定地问。
“汝是指火药作里的火药?”
“嗯。”
刘昌郝忍不住大笑起来。
宋朝火药是什么样子呢,上次去京城,刘昌郝无意在书坊中翻到宋朝宰相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在里面看到了火药配方,差一点将他笑喷。
此配方乃是:晋州硫黄十四两,窝黄(硫磺)七两,焰硝二斤半,麻茹一两,干漆一两,砒黄一两,定粉一两,竹茹一两,黄丹一两,黄蜡半两,淸油一分,桐油半两,松脂十四两,浓油一分。
居然里面有干漆、淀粉、蘑菇(麻茹、竹茹)、黄丹、黄蜡、油(清油、浓油、桐油、松脂),木炭呢?
这是官方记载,还算是好的,前线所用的火药,里面掺杂的东西更多,如川乌、草乌、南星、半夏、狼毒、蛇埋、烂骨草、断肠草、姜汁、蛤蟆油……只要一发动,整是一个烧起来的中药铺子,还有毒。
不提这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其成本也不一样。
黑火药里木炭是不值钱的,一担只有六百文钱,若是像刘昌郝这样,直接用硝石提炼焰硝,焰硝成本同样不高,一斤只有十几文钱,贵的就是硫磺,
论两卖,一两好几文钱,一斤则是十六两!
按照曾公亮的方法,硫磺比例都超过了24%,至于麻茹之类也不便宜,有的比硫磺还要贵。
“汝为何发笑?”
“方二郎,君莫问。”
刘昌郝不愿意说,方波也不便继续追问,他又说:“刘小郎,汝村外面的路……”
“今天吾会着手解决此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