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赤佬(3)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46      字数:10408
emsp;谢四娘将刘昌郝拉到一边低声说:“儿,吾家钱已不多矣。”

  这段时间儿子花钱花的太厉害好,花得她心惊胆战,好在朱三他们对除夕鞭炮销量做了估计,朱三他们很乐观地说,少则两千贯,多则三千贯,明年会更多。究竟多少,现在不大好说,但仅是鞭炮一项,一年便为自家带来不少的收入。虽在“大出”,也会有“大入”,谢四娘稍稍心安。

  可鞭炮得到冬至前后才能拿到钱,家里的钱越来越少,已经无法支付其周转了,刘昌郝安慰道:“阿娘,勿担心,李大官人承诺借吾家几百贯钱。”

  “汝不娶其小娘子,为何借钱与汝?”

  “阿娘,吾教其用黄豆榨油,其利约颇丰,故借钱与吾。”

  豆油敢说,利息不敢说了,听到这个词,谢四娘立即成惊弓之鸟。

  “黄豆能榨油?”

  “能榨,吾家于乌头渡所买新油,便是其家用黄豆所榨之油。”

  “汝如何知之?”

  “阿娘,勿管吾如何知之,汝勿用为钱忧之即可。”刘昌郝好笑地说。

  搬完家,刘昌郝站在山滩上往下看,想了想说:“将树伐掉。”

  属于刘家坡地上长着一些树木,是鲁氏以及刘昌郝父亲与小叔早年种下的,皆没有长好,刘家看到长不好,也就没有管它们。七家客户搬了过来,相隔还是有些远的,即便拉成直线,刘昌郝估计着也有近九百米,加上中间又隔着一些树,视野便不能清晰。只有将它们伐下来,万一有事时,相互能看到,便有一个照应。这个大家懂的,又开始伐树。

  梁小乙找了过来。

  “昌郝,吾欲从军。”

  “汝欲当兵?汝不知京城人呼官兵为赤佬?”刘昌郝呆问道。

  ps:北魏制度,布帛每幅宽二尺二寸,长四十尺为一匹,六十尺为一端,非是大伙误解的十丈长,唐朝则变成了长四十尺,宽1尺8寸,但布的匹却增加了,一匹布长达五十尺,宋承唐制,一匹布还是五十尺长,并且尺也略大一些。

  宋朝官兵于脸上用红颜料刺字,故又称为赤佬,宋人对刺青不排斥,但放在这里,有很浓的侮辱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