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拱棚(2)
作者:
午后方晴 更新:2019-11-07 16:47 字数:10128
�膜两轴的两端,覆在竹弓上,再用碎土压卷轴,一个小拱棚便出来了。
宋人是如何种花的,李店主说了一些,朱三他们说的更多,包括花卉的过冬。
有的人家索性不管。
北宋中前期基本上是暖冬,但不是所有冬天都会温暖的,也有大寒的冬天,或者偶尔会有大股寒气流南下,导致冷空气迅速下降。换成刘家这情况,有的菊花宿根便会被冻死,牡丹接头也会被冻死。
也有人家管的,方法很简单,隆冬到来时,于花根周围覆上草毡,除非遇到极寒天气,一般花卉都不会冻死。
刘昌郝想要牡丹接头在第三年就要开花,也想菊花宿根明年开春能多长出脚芽,只能用拱棚了,明年后年,经济好转,不是用拱棚,而是搭正式的大棚。
只是刘昌郝这个小拱棚与后世育苗的小拱棚相比,宽度差不多,高度却高了不少,妇女能猫着腰进去干活。当然,秦瓦匠是不行了,除非他爬着进去。
吴坊主的儿子送来第二批纸,然后站在拱棚前。
为什么让小拱棚变得略高?牡丹嫁接一般在年底前最好不要触动,那怕人在边上走,都要杜绝之。不过刘梁村这边土壤漏水比较严重,在盖棚前必须离得稍远一点,上面喷上一些水,随后小心地覆棚。
进入隆冬,人还要猫着腰进入拱棚,小心地在边上给它们喷一次水,再小心地覆上草毡,晚上还要端来火盆子,以提高地温,促进生根,也能明显提高其成活率。
菊花的宿根同样要管理。
若是育苗式的那种矮小小拱棚,人便无法操作管理。
菊花宿根数量不多,关键是牡丹接头,整整十四亩来地,虽只是小拱棚,也用了许多白棉纸。这回刘昌郝没有弄错,他是计算着面积才去购买的,拱棚子覆好后,还余下二十几张预备纸。
吴小郎忍不住问:“刘小郎,汝为何不买吾家纸。”
刘昌郝笑了笑,将他带到棚边:“汝看,此乃何纸?”
吴家也生产大白纸,但能好与白棉纸比较?首先是韧性,虽是刷了桐油,也要耐得住北风撕刮,日晒雪浸,好的白棉纸,只好揭开后继续细心保管,能用上三四年,吴家的白纸能做得到?
白棉纸细腻光滑,纵然刷上桐油,只要不是胡乱地刷桐油,它依然有着良好的透光性,吴家的白纸能做得到?
“为何要如此?”
“吴郎君,里面不是土,土下面乃是牡丹接头,多是名种接头,吾岂会不慎重?”
吴家小郎终是岁数小了,换他父亲在,问都不会问。韦小二走过来,将刘昌郝拉到边上低声说:“李二娘不让吾家磨木炭,说吾家磨木炭,会脏了别人家谷子,吾只好将木炭拉回,临走时听到李二娘小声骂汝与吾等,败家子,一群蠢货。”
李二娘便是梁永正的妻子。
刘昌郝愣了一下,脏了其他人家的谷子,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安排人去梁家磨坊磨了两回木炭,不但给了钱,每次也让韦小二他们磨完后,仔细地将石磨冲洗干净。
而且这是刘梁村,有多少人讲卫生,再说木炭能有多脏?
李二娘为什么不让自家磨石炭,还骂自己,自己与自家与梁永正有过过节吗?刘昌郝仔细地回想,似乎也没有,以前可能因为低租子让梁永正不大开心,自己将地已经收了回来,各大户租子都涨了上去。李二娘发�